民族区域自治DOC.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02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民族区域自治DOC.doc

民族区域自治DOC.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七课第二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一、复习目标:1、了解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制化进程的四个阶段及其意义。2、识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民族自治机关及其自治权。3、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坚实基础和优越性。二、知识网络法制化进程↑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内涵←→优越性↓客观依据三、考点疏理考点3: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涵(1)地位:基本政治制度(2)含义: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3)前提和基础: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4)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5)自治机关: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它的职权具有两重性,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享有和行使自治权。(6)自治权:①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内容。②含义:自治权是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政策,自主地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力。③内容:立法自治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变通执行权、其他自治权。【特别提示】1、不能把“各少数民族”理解为“各民族”;也不能把“聚居”理解为“居住”,并不是所有少数民族的地方都实行自治,而是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2、自治地方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民族乡不属于民族自治地方,它是与乡镇同一级别的地方行政单位。3、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而不是所有的国家机关。【误区警示1】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误点警示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少数民族高度自治甚至完全自治的制度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客观依据4、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1)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2)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3)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4)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蓬勃发展。思维拓展:民族关系、民族原则、民族政策【小结】如何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练习:1、(2008年四川高考,35)“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家喻户晓,广为传唱,歌颂了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确保新型民族关系的基本政治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各自治机关()①是自治地方的权力机关②享有高度的自治权③依法管理内部事务④依法行使自治权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2、(2010年高考江苏卷1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立以来,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这一事实表明①经济发展是民族地区繁荣和稳定的关键②民族团结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③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显著优越性④民族团结是实现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础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3、(2012年高考江苏卷)16.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坚持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努力建设团结、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西藏。西藏所走的这条道路①保障了西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②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③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④说明了社会历史是由人的目的决定的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2011年高考全国卷大纲版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为西藏与全国一起实现共同进步与发展创造了基本前提。1959年,西藏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群众性民主改革运动,废除了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解放了百万农奴和奴隶,开创了西藏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16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全面确立。昔日的农奴和奴隶享有了平等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自主管理本地区和本民族事务的政治权利。西藏自治区不仅享有一般省级国家机关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而且享有广泛的自治权。1965年以来,共制定了250余件地方性法规和具有法规性质的决议、决定,有效地维护了西藏人民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特殊权益,促进了西藏各项事业的发展。(1)结合材料一,说明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根据,并分析民族区域自治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l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