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毒症肝损伤患者应用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临床疗效的比较的开题报告.docx
上传人:快乐****蜜蜂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KB 金币: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脓毒症肝损伤患者应用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临床疗效的比较的开题报告.docx

脓毒症肝损伤患者应用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临床疗效的比较的开题报告.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脓毒症肝损伤患者应用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临床疗效的比较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目的脓毒症是由于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是危重患者常见的病情。其中肝脏是重要的代谢器官,其受损可导致肝功能异常,并影响全身代谢。而肠道作为人体吸收营养和制造免疫系统的重要器官,其功能障碍也会影响全身代谢和免疫系统。因此,在脓毒症治疗中,合理的营养支持十分重要。营养支持主要包括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肠内营养指通过口服或鼻饲等方式将营养物质输入到消化道内,由肠道吸收利用。肠外营养则是指通过静脉注射等方式直接输送营养物质至血液循环系统中。现有研究显示,在脓毒症患者中,肠外营养可能会增加感染的发生率和病死率,而肠内营养则可明显降低感染的发生率、促进肠道屏障功能的恢复以及提高病人的免疫功能。因此,本研究旨在比较脓毒症肝损伤患者应用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临床疗效的差异,并探究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科学合理的营养干预方案提供参考。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内容本研究将比较脓毒症肝损伤患者应用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临床疗效的差异,主要研究指标包括:(1)炎症指标: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等;(2)肝功能指标:血清谷草转氨酶(ALT)、血清谷丙转氨酶(AST)、胆红素等;(3)代谢指标: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糖、氮质代谢物等;(4)感染指标:感染部位、细菌培养等。2.研究方法2.1研究对象选取入院时间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我院重症医学科治疗的脓毒症并伴有肝损伤的患者。入选标准包括:(1)符合脓毒症诊断标准;(2)有肝损伤;(3)年龄在18岁以上;(4)病情稳定。排除标准包括:(1)合并其他危重病;(2)口服摄取能力显著下降,需通过胃管或肠管喂养;(3)中晚期或胃肠道手术治疗后。2.2实验分组将入选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进行随机分组,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2.3干预方案早期肠内营养组:在脓毒症诊断后3天内开始给予肠内营养,以每天20千卡/公斤的能量和2克/公斤的蛋白质为目标,包含胰岛素、多种氨基酸、葡萄糖和脂质等。肠外营养组:在脓毒症诊断后3天内开始给予肠外营养,以每天20千卡/公斤的能量和2克/公斤的蛋白质为目标,包含氨基酸、葡萄糖和脂质等。2.4数据记录和分析收集患者基本资料、病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指标等资料。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指标进行比较,并分析影响干预效果的因素。利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和非参数检验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三、研究意义通过比较脓毒症肝损伤患者应用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的临床疗效,旨在为制定科学合理的营养治疗方案提供参考。同时,对脓毒症肝损伤患者的筛查、治疗以及后续营养干预方案的制定也具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