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关于职大学生消费观的调查报告史秀芳电信学院通信一班组内成员:常淑平孙晓静顾美娜刘宏微王春晓陈珍如张天明内容摘要:一个人的消费观往往决定着其消费行为和消费结果,并在社会和文化意义上影响着对人的塑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费结构和消费水平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特殊消费群体,其消费行为在社会大背景的影响下日益多样化、超前化、现代化。本文以近年来关于大学生消费观的研究为基础,对大学生的消费观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综合分析了大学生消费观中理性和非理性的方面,提出从大学生自身修养出发,社会及高校加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重要教育意义。经过介绍: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增长,现在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也日益提高。为了了解职大学生的生活消费观,我们调查小组于2011年9月1日在本校展开了关于职大学生消费观的调查,希望能发现问题,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本次调查针对天津职业大学的在校学生,采取分层抽样的抽样问卷调查方法,随即发放问卷的形式。共发放问卷40份,全部收回。现状与问题:从表面上看,消费是个人行为,但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消费心理、消费意向、消费意识、消费嗜好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从这一意义上说,校园里出现的不良消费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它不仅加重了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影响了家长和学生的感情;还在某种程度上扭曲了校园人际关系,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对学生个人来说,这一时期形成的道德观念可能会影响他一生的消费行为,并且与其人生观、价值观、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密切相关。所以,正视中国当代大学生消费问题,刻不容缓!关键字:大学生生活消费观正文:在消费飞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大学生年龄较轻,群体较特别,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心理和行为。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以及一些不正确消费观念。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对他们的消费有很大影响。大学生这种超越自己身份的消费现象值得深思。另一方面,他们为了能够获得经济上的独立,积累社会经验,提高自己的生活和消费水平。这一观念的产生提高了大学生的自立、自强。一、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存在的问题根据职大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包夜去KTV的问题调查中得出同意大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包夜去KTV(选A)的占15%;不同意(选B)的占42.5%;无所谓(选C)的占42.5%。以表明大多数学生没有自己的主见,不能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从而反映大部分学生管理能力差,对自己的生活没有合理的安排,需要继续培养加强。根据对于自己的生活费有合理安排的问题调查中得出:对于自己的生活费有合理安排(选A)的占55%;没有(选B)的占30%;无所谓(选C)的占15%。虽然大多数同学都很有经济头脑,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费可以让我们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浪费!但是也存在一部分的问题是对自己的生活没有任何的安排。从而也反映出一部分学生的储蓄观念淡薄,理财观念需要培养和加强;自我管理能力差,需要自我培养。理财观念是测算你的生活得条理性,以及你对自己的生活安排情况。在调查中发现有一半的大学生的理财观念还是比较薄弱的,不能够合理的安排一下自己的生活费用。根据对于把大部分钱用在化妆品上买衣服的问题调查中得出同意把大部分钱用在化妆品上(选A)的占10%;不同意(选B)的占65%;无所谓(选C)的占25%。同意大学生经常用生活费购买大量衣物(选A)的占2.5%;不同意(选B)的占65%;无所谓(选C)的占32.5%。虽大多数人还是不原意把大部分钱用在化妆品上的!但是也有一部分的学生为了能够让自己更漂亮而不惜一切代价去购买化妆品和衣服,有时宁可节省生活费也要去购买化妆品和衣服,从而反映一部分学生爱慕虚荣,追求名牌和时尚,存在着一定的攀比心理。其原因是一些同学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所以一部分学生的心理思想和控制能力需要进一步的培养和加强。对职大学生每月话费大约在50以下;50—100;100—150;150以上的问题调查中得出每月话费大约在50以下(选A)的占25%;在50到100之间(选B)的占37.5%;在100到150之间(选C)的占10%;在150以上(选D)的占27.5%在调查中显示有一部大学生,每月花费超额的话费,并且也有些学生的上网时间比较常,不能够控制。对以上问题调查分析中得出大学生在消费上出现无计划消费、消费结构不合理、攀比、是吃浪费等问题,给既与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关,也与家庭、学校缺乏正确引导不无关系。今天的大学生生活在‘没有围墙’的校园里,全方位的与社会接触,当某些大学生受到享受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的袭击时,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学校老师和父母的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