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作文中的一朵奇葩宋敏.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修改作文中的一朵奇葩宋敏.doc

修改作文中的一朵奇葩宋敏.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修改作文中的一朵奇葩——多媒体在指导学生修改作文中的运用铜仁市二小宋敏写作是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是语文能力的重要体现。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目前许多学生作文写完了就算完事了,认为修改是语文老师的事。教师拿着学生的作文精批细改,较劲脑子的写满了鼓励或评判性的评语,一次作文往往要两三周才能批改完,这样的辛苦换来的是少部分学生或许会认真的看看,但很多同学却“不屑一顾”,学生收获甚少。这种高耗低效的作文修改模式,一方面,剥夺了学生修改作文的优先权,使之不自觉地丧失了修改作文的主动性,人为地养成了学生对修改作文的惰性和依赖性。另一方面,这样的文章修改方式,实际是老师代替学生去想,代替学生去表达,对学生既无多少切实的帮助,也无法培养学生自批自改作文的能力。因此教师不仅思想上要重视作文修改的必要性,而且要在日常作文教学实践中要有效引导、指导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修改,从而切实有效地提升学生作文水平,培养修改作文的能力。而传统教学中教学生修改的模式多半是挑几篇作文读读,让大家谈谈文章的优点或不足之处等等,形式单一,收效甚微,更不能提起学生修改作文的兴趣。这种形式已不再适应新课改下的高效课堂,更不能适应学生的发展与需求。这一难题让多媒体信息技术为我们迎刃而解,它犹如小草需要阳光,人们需要食物一样,给切实有效的指导学生修改作文带来了曙光。多媒体技术教学,可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使教与学的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又可以寓知识学习、技能训练、智力开发于生动活泼的形象之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苦学为乐学,丰富学生想象力。多媒体在指导学生修改作文中的运用,我的尝试如下:一、利用多媒体,修改文章有章可循尽管学生的作文水平参差不齐,但在指导学生修改时,我会有统一的修改要求,如果把他们写在黑板上太费时,完不成教学任务。通常我是把事先准备好的课件打开,利用多媒体展示修改顺序和要求,让学生有章可循,忙而不乱。当然不同年段的修改顺序和要求会有所不同。例如三年级下册时,我给他们提出的修改要求和顺序是:1、格式正确。(10分)2、字迹干净。(10分)3、写字认真、规范。(10分)4、分段写。(10分)5、句子通顺。(20分)6、有真情实感。(10分)7、有好词好句和修辞方法。(10分)8、内容表达清楚、具体。(40分)9、文章立意新颖、独特。(20分)修改要求和顺序清楚了,接下来就利用投影仪出示不同的学生作文,按要求一条一条和学生一起修改,如:文章立意新颖、独特吗?先让学生交流对立意的理解,最后老师再强化立意指什么,让学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改作文,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认识、理解。当时在修改《妈妈的爱》这篇作文,结尾是这样写的:妈妈的爱是一把雨伞……看着大屏幕上的省略号,有的学生不赞成了,有的说“应该把省略号变成“妈妈的爱最温暖,最体贴!”这样立意更清楚,还有的说……写这篇作文的学生可不干了,马上站起来反驳“这样留有余地,有想象的空间……”,顿时气氛可热闹了,我不但没批评他们,反而投去赞许的目光,我告诉孩子们,“作文不求同,求异、求新,只要有道理就行……”孩子们修改的兴趣更浓了。如果没有投影仪真实的再现学生的作文,学生哪修改得这样精彩、丰富。接下来我让他们按照刚才的修改方法,马上修改同学的作文,效果很好。在多媒体的帮助下同学们掌握了修改作文的方法。二、利用多媒体掌握作文修改符号我们在修改作文时,修改符号是一定要用的,为了规范学生修改,对修改符号标记要做统一要求。尽管老师以前在作文修改中也用修改符号,但缺少强化训练,印象不深,有的学生可能忘了或记不太清楚,为了给学生扫除修改障碍,借用多媒体进行示范演示是非常必要的。先用课件出示例文要求用修改符号逐一修改。例如:写得好的句子或词语,老师在大屏幕上画上红色的波浪线并在前面画上红星示范,段中删除或增加的内容等修改符号逐一演示,反复演示。学生熟悉了,在实践修改,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这样学生在多媒体的演示下轻松学会用修改符号改作文了。三、利用多媒体,学会合作修改作文“新课标”指出:“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教师既要引导学生学会修改自己的作文,更要引导学生重视修改中的合作,这个环节如果处理得好,会使作文教学效果出现质的飞跃。怎样合作才有效呢?我曾经有过失败的尝试。我让学生四人为一小组,相互点评,并将评语写在空白处。前20分钟,学生相对还比较认真,后20分钟,学生基本处于松散状态,后来又试过几次,都出现同样状况。这几次尝试说明:并不是形式上的四人小组合作就真的是有效合作。为此,我仔细分析了原因:首先,在学生修改作文前,教师没有示范小组合作修改,学生不知道怎样入手,不知道合作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