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简史.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0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外教育简史.doc

中外教育简史.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1.北宋太学“三舍法”中的“三舍”是指()。A.上舍C.内舍D.外舍全国201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外教育史考前练习题(三)1.“性相近,习相远”,与孔子什么教育主张是一致的?()B.有教无类2.提出“性善论”的教育家是B.孟子3.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教育论著是()。C.《学记》4.下列不属于汉代官学的是.国子学5.“禁毁书院”发生在(C.明朝6.提出“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学之乃知,不问不识”的思想家是.王充7.朱熹的作品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C.《四书集注》8.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是()。B.魏源9.“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哪本著作中?()B.《海国图志》10.民国时期最著名的幼儿园是南京鼓楼幼稚园和南京燕子矶幼稚园,它们的创办者分别是A.陈鹤琴,陶行知11.在共和前期,古罗马主要的教育形式是()。A.家庭教育12.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出现的“星期日学校”的教育对象主要是C.工人子弟13.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儿童年龄分期,并强调教育应遵循儿童自然发展顺序的教育家是C.昆体良14.最早使用“6-3-3”学制的国家是()。D.美国15.西方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A.《大教学论》16.提出“白板说”的教育家是.洛克17.二战后,法国针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教育改革法案是()。D.富尔法案18.德国的职业教育在国际上树立了很好的典范,这种职业教育的特点是)。B.双元制19.“教育即生长”是美国哪位教育家提出的?()B.杜威20.美国上世纪60年代的教育改革中,布鲁纳提出的课程理论是()。C.结构主义课程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1.造成西周时期官学衰落的原因有(ABC)。A.贵族统治力量衰落B.世袭制度造成贵族不重教育C.动乱阶段,战争频繁22.封建社会的教育制度主要包括(ABCDE)。A.历代的文教政策B.官学制度C.私学制度D.书院制度E.选士制度等23.法国中等教育的主要类型是(BD)。B.国立中学D.市立中学24.19世纪末,在大学中建立硕士和博士学位制度的国家有(ABE)。A.美国B.英国E.德国25.日本国会于1947年颁布了《教育基本法》,该法确立了(ABCDE)。A.教育机会均等B.男女同校C.规定九年制免费义务教育D.明确教师应履行职责E.保证给教师良好待遇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26.汉朝的察举选士体现了赏贤使能的精神,为“学而优则仕”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证。27.洋务运动的举办新式教育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创办新式学堂,二是开办留学教育。28.《学记》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教育论著。29.蔡元培改革北京大学的原则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30.宋代首创学田制用于管理学校。31.在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自由教育理论。32.亚里士多德创办的学园是吕克昂学园。33.《教育漫话》是英国近代早期著名的教育家洛克的代表作。34.目前日本(国家)大学生数与人口的比例仅次于美国,居资本主义国家第二位。35.马卡连柯教育体系的核心是集体主义教育。四、名词解释36.国子监:是中国古代教育管理机构,源于国子学。西晋国子学创立后北齐改称国子寺。隋改称国子监,在以后的唐宋元明清时期均为中央官学的管理机构。隋朝兼属五学:隋朝建立国子监,下辖五种中央官学,即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时我国历史上设立专门教育行政部门的开始。37.《劝学篇》:晚清著名政治家、实业家、教育家,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张之洞的代表性著作,在书中系统阐述了“中体西用”的文教指导思想。38.导生制:也称相互教学制。是由英国牧师贝尔和兰开斯特创立的,在导生制学校里,大教室中放置一排长桌,每排约10个学生,由一个年长并学习好的作导生,由导生把从牧师那里刚学到的教学内容,教给其他学生。导生制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多教师少的矛盾,极大促进了英国初等教育的发展。39.“白板说”:英国教育家洛克提出的,他从反对“天赋观念论”的基础出发,认为“人心中没有天赋的原则”,人心如同一块白板,理性和知识都是通过人的感官和经验获得的。它确立了新的儿童发展观及儿童后天学习的重要性,“白板说”对近代教育思想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五、简答题40.简述苏湖教法:是指北宋教育家胡瑗在苏州、湖州两地办学,改变当时重辞赋的学风,而注重经义和时务。他在校中设经义、治事两斋,经义斋学习研究经学基本理论,治事斋则以学习农田、水利、军事、天文、历算等实学知识为主,一人各治一事,又兼设一事。范仲淹当政务时,曾取其法,“著书令于太学”,这就是“苏湖教法”。它对当时和以后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41.什么是“明人伦”:是孟子关于教学目的的论述,原文为“夏日校,殷日序,周日庠,学则三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