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乡五月》教学设计(第一课时).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4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槐乡五月》教学设计(第一课时).doc

《槐乡五月》教学设计(第一课时).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槐乡五月》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地点:多媒体教室执教人:何梦芝《槐乡五月》(第一课时HYPERLINK"http://www.5ykj.com/Health/"\t"_blank"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16个生字,其中4个只识不写。理解词语。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五月槐乡的清香、甜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重点、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欣赏语言。2.体会课文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让人感受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的。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课前交流:你知道吗?石头城—()泉城—()山城—()冰城—()一、揭题导入:(板书“五月”)同学们,五月是百花盛开的日子。五月,在一个地方,那儿的槐花开得最美,开得最盛,那就是槐乡(板书,提示写法,齐读)。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槐乡五月。(齐读课题)槐乡,顾名思义,这个地方因为槐花多而拥有了这个美称。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让我们沐浴着柔和的暖风,迈着轻盈的脚步,走进五月的槐乡,去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二、初读指导师范读课文后请同学们打开书,读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词,练习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待会老师要看看大家的读书水平。1、检查初读情况。A:(你能把它们读正确吗?)jiānkuàbǎidùnsuànxián肩头挎走摆出一顿蒜泥咸味chǎoniàngchúncùsǎnxuàn炒芝麻酿出醇香陈醋披散旋儿qiàojīnxūnjìnwēng俊俏衣襟熏醉浸泡嗡嗡嗡liēliewāgǎngruìjiàng大大咧咧山山洼洼坡坡岗岗瑞雪初降B:你能把这些词语都读好吗?自己读读,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白茫茫甜滋滋喜盈盈白生生傻乎乎香喷喷2、解决了学习课文的“拦路虎”,让我们一起去五月的槐乡漫步。在这篇课文中,作者用他那支生花妙笔给我们展示了槐乡槐花盛开的美景。请你们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的第一小节,你可以轻声读,也可以放声读课文,也可以默读,读的时候划出你觉的写得最美的句子或者比较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师巡视指导,了解大概并渗透学法指导: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就要留下思考的痕迹)3、简单交流:槐乡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大体说说,相机板书,多,美,香)4、同学们可真会读书,读了一遍就有这么多印象了,很不错,如果再读读,印象一定会更深刻的,请大家大声地朗读吧,把你体会到的感觉都读出来。三、精读第一自然段。A部分“看”A11.[出示“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2.问: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板书:多白)3.你是从哪些词中看出来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4.谁能通过朗读读出槐花很多,很白呢?(指名读)5.槐乡到处是开满了洁白的槐花,好似下了一场瑞雪。我们一起来品味一下这句话吧。A21.[出示“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2.问:这句话哪里写出了槐花很美?(问:这句话那里最吸引你?)3.问:还有谁也喜欢这个句子的?一起站起来读出你们对它的喜爱吧!(齐读)4.师:不同的比喻写出了槐花不同形态的美,(两种不同形态的PP)有的是“抱在一起”的,作者想到了……;有的是“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的,作者想到了……无论是远看,还是近看,槐花都是那样的美。谁再来读这个句子,读得更美些?(指名读)5.师:这么美的文字,这么美的槐花,让它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中吧。(齐读“五月……小辫儿。”)B部分“听”1.师:这么美的景色,不仅吸引了我们,还吸引了谁?看看谁的耳朵更灵……B1蜜蜂1.师:听,谁来了。2.[出示:]“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3.指名读(师:再请一只小蜜蜂)](指名读)<1>小蜜蜂,你怎么来了?(采花粉,酿甜蜜)<2>你怎么知道这里的?(槐花香带我来的)<3>,你采了多少,现在心情怎么样?(快乐)<4>还有哪些小蜜蜂来了,高举你们的手,我们一起来采粉酿蜜吧。(齐读句子)4.问:“嗡嗡嗡”是小蜜蜂的语言,猜猜看,它们在说什么呢?(这里的花粉可真香啊,我得多采一些,肯定能酿出很多香甜的蜜。)B2走路师:听,谁也来了。[出示:“啪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篮儿挎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1>指名读。<2>你怎么来了?你采槐花干什么?(采槐花,做槐花饭)<3>再来一个小伙伴(看来你采得不多啊?强调“白生生”,看来你采得不够高兴啊?强调“喜盈盈”)(指名读句子)师:美丽芬芳的槐花引来了勤劳的小蜜蜂和能干的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