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面粉加工行业管理操作指引一、行业介绍(一)行业定义面粉加工业是以小麦为主要原材料,辅以万分之三至万分之五的增白剂,以面粉为主产品的农副产品加工业。面粉加工业属于小麦深加工的初级阶段,通过其在小麦原产地收取原料,进行加工拉长产业链条,不断带动农区工业化。(二)经营方式面粉加工业的经营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1.自购粮加工并销售。纳税人自己收购小麦,加工并销售,取得收入。2.代客(农)户加工。纳税人利用自己的生产设备,代客(农)户加工小麦,按照一定的比例收取加工费用。(三)工艺流程从小麦投入到面粉产出,面粉加工行业的生产流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步骤:第一步清理杂质。将小麦进入高效组合清粮筛内,利用平面回转筛去掉小麦中的土质,用磁选器去掉金属杂质,用重力分级去石机去掉石子和劣质小麦。第二步清洗烘干。将小麦进入洗麦机内,进行注水、烘干,进一步清洗杂质。第三步润麦入仓。将再次清洗后的小麦进入净麦机机仓内,滋润加湿1%。第四步去皮制粉。将清洗净的小麦进入机组碾磨机,经反复碾磨加工,最终分离出麸皮和面粉。(四)行业特点1.该行业以电能为主要动力,机械化程度较高,但科技含量不高。我国目前的面粉加工没有形成较为合理的专业体系,对面粉生产的科技开发投入少,生产设备较为落后,导致生产处于低水平循环,属于产能过剩的行业之一。2.产品附加值较低,生产周期短,工艺简单。原料替代性不强,产品差异性不大,生产量较大,大小厂家生产的面粉品质、种类、用途大致相同,产品属于同一目标市场,生产条件受粉尘浓度等要求的限制,是一条龙生产式连续作业。3.原料以就地取材为主,市场准入门槛较高。该行业大多立足农区,就地收购原材料,加工后销售至不同类型企业;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法》规定,面粉必须经过地市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批准,方可进入市场。二、行业纳税遵从风险(一)投入产出比难以控制企业以小麦加工面粉,生产日投入小麦的数量不是采用逐笔计量的方式,而是通过一定的传送管道投入的,因此掌握评估期主要原材料的投入产出比就成为难点。(二)销售收入难以准确掌握个体、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拓展了农产品加工行业的经营主体,但是不同经营者素质上的参差不齐,又决定了企业不同的发展思路,个别企业会在税收上投机取巧,可能通过销售收入不入账、发生纳税义务未按规定的时间申报纳税、多头设立账户,隐瞒销售收入等手段达到少缴、迟缴税款的目的,并以此来降低经营成本。(三)虚列成本费用现象普遍面粉加工业涉及的成本、费用种类较少,但是仍然有不少的项目,如质量检验费等费用,相关部门在收取时缺乏统一的尺度,各企业缴纳数量不统一;另外如电费中的损耗,安装独立的变压器和使用供电部门的变压器也各不相同;这必然为企业虚列成本费用带来方便。三、纳税评估方法针对该行业经营形式、特点、税收风险,本模型建立若干纳税评估方法,以便在税收管理中予以借鉴。评估方法体系包括能耗分析法、投入产出法、行业利润率测算法等三种方法。评估方法以电耗、小麦投入、行业利润率、第三方数据为主要监控点,实现对营业收入的基本控制。本模型只是挑选出与该行业关联密切的几种方法,各种评估方法均不是孤立存在的,使用过程中要互相印证,穿插使用。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各地情况不同,评估方法中的警戒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各地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以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一)能耗分析法1.电耗测算法该方法适用于电费较真实,电费与收入关联程度较高的企业。(1)原理描述电耗测算法是根据纳税人评估期电耗情况,利用单位产品电耗定额测算纳税人实际生产、销售数量,并与纳税人申报信息对比、分析的一种方法。在对核算相对不完善,无法确认账载原料投入真实性的企业实施评估时,利用来自第三方的电耗指标测算税收差异为首选方案。(2)评估模型数据期间均取自评估期。①生产耗用电量测算生产用电量=总耗用电量×(1-非生产用电比例)或=∑(各生产环节耗用电量)②产品产量测算测算产品产量=生产用电量÷单位产品电耗定额③税收差异测算测算产品销售数量=期初库存数量+测算产品产量-期末库存数量测算销售收入=测算产品销售数量×销售单价测算税收差异=(测算销售收入-实际申报销售收入)×适用税率(征收率)(3)标准值参考范围面粉业电耗产出预警模型指标1吨小麦消耗电量预警值范围65度~70度(4)数据获取途径①各生产环节装有分电表的,直接从供电部门取得各生产环节表示用电量相加,即得评估期生产用电量。②各生产环节没有分电表的,可从当地供电部门取得评估期总耗电量,再乘以面粉生产用耗电量约占全部耗电量比,即得评估期生产用电量。(5)疑点判断①若纳税人测算销售收入小于申报收入,则表明可能存在电费申报不实的情况,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