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湘教版高一地理下册暑假练习试题及答案.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5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4-2025学年湘教版高一地理下册暑假练习试题及答案.pdf

2024-2025学年湘教版高一地理下册暑假练习试题及答案.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4-2025学年湘教版高一地理下册暑假练习试题一、单选题(每题3分)1.下列关于地球自转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地球自转方向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B.地球自转周期为一年C.地球自转造成了昼夜长短的变化D.地球自转速度在赤道处最慢答案:A2.关于板块构造理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板块边缘是地壳活动最频繁的地带B.红海是由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而形成的C.安第斯山脉是由太平洋板块与南美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D.地震和火山主要分布在板块边界答案:C3.季风气候显著是亚洲东部的特征之一,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B.地形复杂多样C.亚洲面积广大D.大陆轮廓破碎答案:A4.下列关于河流侵蚀作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下蚀作用使河床加深B.侧蚀作用导致河曲发育C.河流的溯源侵蚀会使河谷不断向源头方向伸长D.河流的沉积作用通常发生在河流的上游答案:D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城市化进程中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A.热岛效应增强B.生物多样性增加C.噪声污染加剧D.水体污染答案:B二、多选题(每题4分)1.下列哪些因素影响一个地区的气候类型?A.纬度位置B.海陆分布C.地形D.人类活动E.经济发展水平答案:A,B,C,D2.地球自转产生了哪些地理现象?A.昼夜交替B.四季变化C.地方时差D.潮汐现象E.极昼极夜现象答案:A,C3.下列哪些是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A.风化作用B.岩浆活动C.地壳运动D.变质作用E.侵蚀作用答案:B,C,D4.下列哪些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A.石油B.太阳能C.铁矿石D.水资源E.天然气答案:B,D5.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因素包括:A.出生率B.死亡率C.迁入率D.迁出率E.平均寿命答案:A,B三、判断题(每题3分)1.喜马拉雅山脉是由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形成的.答案:正确2.全球气候变暖对极地冰盖没有影响.答案:错误3.季风气候主要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答案:正确4.巴西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答案:错误5.河流的侵蚀作用在上游比下游更明显.答案:正确6.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通常也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答案:错误7.热带雨林的生物多样性远高于温带森林.答案:正确8.地球自转方向从北极看是顺时针方向.答案:错误9.风蚀作用在干旱地区比湿润地区更为显著.答案:正确10.土壤的形成与岩石的风化无关.答案:错误四、填空题(每题3分)1.地球表面的岩石圈由多个板块组成,这些板块在地球表面上不断地移动。这种现象称为______。【答案】板块构造运动2.气候类型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其中纬度位置对气候影响显著。通常情况下,赤道附近属于______气候。【答案】热带雨林3.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强大的数据管理与分析工具,它通过结合地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帮助我们理解和解决复杂的______问题。【答案】环境与社会4.我国的地形特征可以概括为“西高东低”,西部多为高原和山地,而东部则主要是______和平原。【答案】丘陵5.河流的侵蚀作用在不同河段表现各异,在河流上游,主要表现为______侵蚀,而在河流下游则主要是侧蚀。【答案】下切五、问答题(每题5分)1.问题:分析青藏高原形成的主要原因及其对亚洲气候的影响。答案:青藏高原的形成主要归因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挤压,这一过程导致地壳隆起,形成了世界屋脊。其对亚洲气候的影响显著,包括:(1)高原阻挡了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使得南侧形成丰富的降水,而北侧形成雨影区,干燥少雨;(2)高原的存在改变了大气环流模式,加剧了东亚季风的强度,影响了亚洲东部的降水量分布;(3)高原还是冷热空气的屏障,对周边地区的温度有调节作用。2.问题:解释厄尔尼诺现象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可能影响。答案:厄尔尼诺现象是指东太平洋赤道海域海水温度异常升高的现象,通常伴随信风减弱。这一变化会引发全球气候异常,包括:(1)南美洲西岸降水增加,导致洪水;(2)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等地干旱加剧;(3)影响北美冬季气候,可能导致美国南部湿润多雨,北部温暖干燥;(4)可能改变全球热带风暴路径,影响渔业资源分布。3.问题:讨论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热岛效应产生的原因及缓解措施。答案:城市热岛效应主要是由于城市化过程中大量建筑物和道路吸收并储存太阳辐射热量,植被减少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