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语文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几点体会小学思想品德课是我国小学开设的一门德育课。它是对学生系统进行公民道路德教育的必修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多年来它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等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新的教学理念使得《思品》课教学开始逐步走上了“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的道路。强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对学生道德、行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强调德育在各学科教育环节的渗透,这是一种可喜的现象,它使课堂教学真正贴近生活、充满生命的活动。也正因为这种种的原因对教师的教学工作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新的挑战。新形势下怎样才能上好这门课?带着这一问题我认真学习专家们的报告,积极查阅相关资料。与同仁们主动地进行交流,通过学习从理论上进一步理解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的教学理念,我认为改革不能仅仅停留在理念的更新上,新的教学理念更需要广大的一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去实践,去贯彻。新的教学理念需要教师调动学生的情绪,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让学生想学、愿学、乐学。新的教学理念需要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在课堂上学生应畅所欲言,自主互动,充分地他们的所思、所感、所悟、所疑、所惑。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和研究,下面就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如何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谈谈个人体会,希望领导专家能给予指教。课堂教学要新的学生学习方式小学语文“备课与反思”的探索备课不等于写教案。备课包括钻研教材、搜集信息、了解学生、处理教材、编写教案等。写教案只是备课的最后一个环节一一把钻研教材、处理教材等方面的所思所得记录下来,是“备忘录”一一供课前翻阅,以便把课上好。什么是新课标背景下的备课?就是要转变观念,接受新的课改理念,按新课标精神备课。我们都知道理念决定行动,理念支配行动,有什么样的理念,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在新课改中,教师备课理念实现三大转变:第一,目标转变。变单一的传授知识目标为“三维目标”。第二,评价转变。变只重知识积累,只重学习结果的质量评价体系为重过程、重学生全面素质的综合评价。第三,备课重点转变。变重备“教师教”为重备“学生学”,变“教案”为“教学”,变重“教教材”为重“用教材教”。一篇课文摆在案头,我们除了做好观念上的转变之外,还应该怎么做呢?先做什么?后做什么?钻研教材第一步:读课文。达到“三读”。即把课文读准、读熟、读懂。《语文课程标准》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列为阅读教学第一学段目标,列为第二、三、四学段之首,足见其重要。“三读”与课标中的“正确、流利、在感情”依次对应,读懂了才能做到读得有感情。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先做到。第二步:理解课文。就是先理解字词句在课文中的意思,正确领会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意图。教材中所选文章都是精品,语言运用得准确,生动就更不要说了。对于作者推敲、锤炼文字的匠心,一定要细心琢磨、体会。每篇课文都有不同的谋篇布局方法,也要把握好,以便引导学生去感悟、去学习、去运用。老师领悟得深,学生才能领悟得深,甚至在老师的引导下,超长发挥。否则,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包括鉴赏能力)开拓性思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把培养创新新型人才,作为今后教育工作的核心。那么怎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呢?我认为在培养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下面我就从培养创造性思维品质入手,来谈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多思快想,提高思维的流畅性思维的流畅性也叫思维的丰富性,是指在限定的时间内产生观念数量的多少。在短时间内产生的观念多,思维的流畅性大,反之,思维缺乏流畅性。为了提高思维的流畅性,教学中,我充分发挥教学民主,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多思快想,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已见。对于那些善于动脑,敢于提出自己看法的学生,则及时表扬,为他们大胆思考创设安全的心理环境,激发他们激越亢奋的创造情绪。我还常常突破“师传生授”的观念,启发学生质疑问难,促进他们多思。学贵有疑,有疑而问便是学生多思的表现。在多思的基础上,学生会提出一些创造性的问题,因此,我经常训练他们多用“为什么?”“还有什么别的想法?”“假如……?”等句式来思考问题,提高他们思维的流程程度。我经常选择课文中那些容易使人产生某种模糊、不确定或不完善之感,难度略高于学生现有发展水平,学生有可能从多种角度去探索,得出各种不同结论或见解的内容,创设问题情景,制造认识矛盾,为学生的思维设下一个个扩散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