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作品赏析.docx
上传人:Ja****2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国古代文学史作品赏析.docx

中国古代文学史作品赏析.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节杂剧的南移和衰微在宋金对峙时期,南宋虽偏安一方,经济上仍远比金国统治下的北方繁荣。在蒙古征服中国的过程中,南方经济上所遭受的破坏也比北方为轻。随着南方城市经济和文化的迅速恢复和发展,大约从大德末年开始,杂剧创作活动中心逐渐由大都移向杭州。从此直到元末是元杂剧发展的后期阶段。后期杂剧作家有姓名可考的有二十多人,有作品流传下来的有十多人。他们绝大多数是南方人,如杨梓、范康、萧德祥、王晔、沈和甫等;也有流寓在南方的北籍作家,如郑光祖、宫天挺、乔吉、曾瑞卿和秦简夫等。随着杂剧创作中心的南移,杂剧也由黄金时代转向衰微。后期除了郑光祖、宫天挺和秦简夫的个别作品有相当成就外,大都缺乏前期杂剧的战斗性和现实性,在艺术上也缺少动人力量。首先由于民族矛盾的相对缓和,科举制度的恢复,使文人对统治阶级产生了幻想,从而在杂剧作家中间滋长了脱离现实的倾向。其次是元朝统治者加强了对戏曲的干涉和利用,一方面禁止民间子弟在城市坊镇演唱词话,教唱杂戏(见《元史刑法志》),一方面也积极加以利用,使杂剧为他们服务。兰雪主人《元宫词》云:尸谏灵公演传奇,一朝传到九重知,奉宣赍与中书省,各路都教唱此词。《尸谏灵公》正是后期杂剧作家鲍天佑宣扬愚忠的作品,元统治者对这些作品的提倡与宣扬,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杂剧创作的倾向性。第三是受到南方社会风气和文风的影响,较多的反映家庭内部的矛盾,艺术上也偏向曲词的工丽华美和追求情节的曲折离奇。最后是杂剧每本四折由一主角独唱到底,在形式上较南戏有更大的限制,不容易反映丰富复杂的生活内容和发挥角色多方面的才能。这些都是杂剧走向衰微,终为南戏所压倒的不可忽视的因素。第二节郑光祖和乔吉郑光祖,字德辉,平阳襄陵(山西临汾附近)人。是元杂剧后期的重要作家。《录鬼簿》说他曾以儒补杭州路吏,为人方直,不妄与人交。名闻天下,声彻闺阁,伶伦辈称郑老先生者,皆知为德辉也。他写过杂剧十八种。今存《迷青琐倩女离魂》、《刍梅香翰林风月》、《醉思乡王粲登楼》等八种。你若是赴御宴琼林罢,媒人每拦住马,离挑起渲染佳人丹青画,卖弄他生长在王侯宰相家,你恋着那奢华,你敢新婚燕尔在他门下。第二折〈东原乐〉正是对文举的一片痴情,更禁不住离愁的痛苦,因而不顾封建礼教的责难,灵魂离体,化作另一个张倩女追随文举而去。剧本一方面写离体后的灵魂追赶文举,即使在文举奔则为妾,有玷风化的责难下,仍坚持初衷,始终不变。另一方面倩女身在家中卧病呻吟,一会家缥渺呵忘了魂灵,一会家精细呵使着躯壳,一会家混沌呵不知天地。一个身,一个魂,一个在家卧病,一个在外飘扬,彼此映衬,正好表现出封建社会中闺女性格的两个方面:在封建礼教禁锢下精神负担的沉重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强烈追求。全剧抒情气息浓厚。第一折的送别场面,第二折倩女灵魂月夜追赶文举的描写和第三折倩女怀想文举的一些曲辞,尤其显得柔情婉转、美丽动人。日长也愁更长,红稀也尤稀。(带云)王生,你好下的也。(唱)春归也奄然人未归。(梅香云)姐姐,俺姐夫去了未及一年,你如何这等想他。(正旦唱)我则道相别也数十年,我则道相隔着几万里,为数归期,则那竹院里刻篇琅干翠。第三折〈迎仙客〉想鬼病最关心,似宿酒迷春睡。绕晴雪杨花陌上,趁春风燕子楼西。抛闪杀我年少人,辜负了这韶华日。早是离愁添萦系,更那堪景物狼藉。愁心惊一声鸟啼,薄命趁一春事已,香魂逐一片花飞。第三折〈普天乐〉这些曲辞接受婉约派词家的影响较多,它写出封建社会青年女子内心的幽怨,使《倩女离魂》成为具有独特成就的爱情剧,对后来汤显祖的《牡丹亭》有相当影响。郑光祖的《王粲登楼》是根据王粲《登楼赋》虚构而成的,在王粲落魄荆州,登楼作赋的场面中,抒发了游子飘零,怀才不遇的感情。雕檐外红日低,画栋畔彩云飞。十二栏干、栏干在天外倚。(许达云)这里望中原,可也远。(正末唱)我这里望中原,思故里,不由我感叹酸嘶。(带云)这秋江呵,(唱)越搅的我这一片乡心碎。第三折〈迎仙客〉泪眼盼秋水长天远际,归心似落霞孤鹜齐飞。则我这襄阳倦客苦思归。我这里凭栏望,母亲那里倚门悲。(许达云)仲宣,既然如此感怀,何不早归故里。(正末云)吾兄,怕不说的是哩。(唱)争奈我身贫归未得。第三折〈红绣鞋〉这些曲文中所流露的流落他乡的感慨,特别容易引起封建时代失意的文士的共鸣。明清以来,许多写文人轶事的杂剧,有不少是受到它的影响的。此外,他还有五个取材历史故事的杂剧,以《智勇定齐》为较有特色。它写无盐的采桑女锺离春,貌奇丑,但有超人的智慧和胆识。齐公子以其贤,纳为后。在她的辅助下,齐国大治,战胜了秦燕,被尊为上国。作品了封建社会中一个抵御外敌侵略的巾帼英雄,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从上述作品中,可以看出郑光祖杂剧的主要特征是情致凄婉,词曲清丽,而思想倾向则不很鲜明,生活气息也不够浓烈。王国维把他比作词中的秦观,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