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2年高考政治热点主观题最后押题简洁版1、联系当前国际竞争的形势,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加强文化建设??①当今世界,各国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的竞争的重要因素.?②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③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④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强大的智力支持?2、材料一:今年是唐朝诗人杜甫诞辰1300周年,他或许没有想到,在自己1300岁时,竟然会成为某些人再创造的“插图模特”,从课本走上网络。关于他的涂鸦图片在微博上疯传。在这些对语文课本插图的“再创作”里,杜甫时而手扛机枪,时而挥刀切瓜,时而身骑白马,时而脚踏摩托……围观的网友戏称为“杜甫很忙”。这种将传统文化“愚乐化”的倾向,不仅缺乏对历史文化的起码尊重,而且会加剧审美文化的粗鄙化倾向,使社会赖以发展的主流文化、理性文化、高尚文化受到污染和破坏。?运用文化传承和创新的知识,说明在文化发展中应?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但传统文化要因时而变,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②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文化发展必须建立在继承的基础上,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尊重历史文化,反对任意歪曲和篡改。?③文化发展的实质是创新。文化创新能让传统文化焕发生机,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但必须着眼于文化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④文化发展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发展先进的、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反对否定和歪曲传统文化的倾向。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和个人发展的积极作用。?3、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司经营和居民消费的有关知识,说明当前怎样才能加快发展文化产业?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2分)一方面,市场通过价格、供求、竞争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发展文化产业要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2分)另一方面,国家要在自觉遵循价值规律的基础上,来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规范文化市场秩序,保证文化产业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2分)②公司(企业)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等手段。(2分)要生产适销对路、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大众文化,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促进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③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一个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会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2分)要拓展大众文化消费市场,开发特色文化消费,培育新的文化消费增长点,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2分)?4、【提出建议】2011年10月13日,广东佛山年仅2岁的女童小悦悦,先后被两辆车碾轧,肇事车辆逃逸。短短7分钟内18名路人视而不见,最后一名拾荒阿姨上前施以援手,引发网友广泛热议。社会舆论呼吁: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用良知的尖刀来深刻解剖自身存在的丑陋,忍住刮骨疗伤的疼痛来唤起社会的警醒与行动;在公众参与下,创造扬善惩恶的制度、条件和社会环境,努力提升全社会道德水平和每一个人的道德良知,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1)请你运用《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如何提高社会道德水平,培育文明风尚。(8分)?【落实行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要进一步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同学们呼吁,我们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做倡导文明的使者,在此基础上,引导更多的人践行文明、关爱社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2)针对上述呼吁,请你设计一条宣传标语,并从《生活与哲学》和《文化生活》角度各选一原理说明标语的设计依据。(6分)?(1)《政治生活》:①政府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积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水平。②人大需通过行使立法权,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公民合法权益,鼓励助人为乐的行为。③公民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遵守宪法和法律,尊重他人合法权益,弘扬传统美德。(4分)?《文化生活》:①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②建设和谐文化,培育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③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④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4分)?(2)宣传标语:点滴之爱,汇聚成海;从我做起,真爱永续。(2分)?《生活与哲学》依据: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2分)?《文化生活》依据:通过参加健康有益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