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新理念新思路——谈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变邳州市土山高级中学娄海林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所谓“传道、授业、解惑”者,有一定的权威性,是知识的化身,教师将知识整个灌输给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处于主体地位。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推进,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已得到逐步改善,课堂教学的中心已开始逐渐转移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角色运用已在实施。教师在备课时,已能注意到如何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让学生回答问题、分组活动、小组讨论,分角色表演等。但是,这种课堂教学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还处于非常浮浅的表层,还没有真正能与所学的语言结合起来,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课堂的主动权仍然掌握在老师手中,学生没能主动参与、主动学习,学生的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并没有得到真正的锻炼。《新的信息机技术课程标准》中规定信息技术教学的总体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它根据信息技术课实践性强的特点要求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空间,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发展综合操作技能。因此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新的教学模式将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变化也将发生如下新变化:一、由知识的传授者向知识的引导者转变过去“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得准备一桶水、一桶活水”。强调教师要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的储备,教师是唯一的知识的拥有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注重的是单向的知识灌输。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成为“引导学生寻找水源的人”,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在教学活动中,以新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去发现、同化并建构知识更新。要求教师加强对学生学习的引导而不是灌输。通过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来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探究式地学习以及合作学习。学生不是一个待灌的瓶子,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有极强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需要教师的指导。因此,教师必须首先认识并认同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转变传统的教师中心论的做法。二、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所谓重结果,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重知识的结论、教学的结果,而忽略了知识学习过程中知识的运用和学生思维的过程。比如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要保持学生学习的动力,就要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采取的教学方法有“吸引教学”法、“实例操作”法和“任务驱动”等,坚持“以用为主,培养能力”的原则,使学生在应用计算机完成操作任务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亲身体验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到了探索、发现、创造与成功的喜悦,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这对于培养有较强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任务驱动模式”教学方法,所谓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教师把要完成的教学内容设计成—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个个具体的任务,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由此可见,过程与结果同样重要。没有过程的结果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果学生对自己学习知识的过程不了解,没有能力开发和完善自己的学习策略,那就只能是死记硬背和生搬硬套的机械学习。三、由重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转变著名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曾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传统教学中,教师以讲为主,学生习惯被动地学习,机械地记忆,学习的主动性也渐渐丧失。显然,这种以教师“讲”为主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不利于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比如在英语阅读课教学中,教师注重对重点词句的讲解,注重对知识单向度的灌输。让学生只是掌握住这些语言点,然后再做相应的练习题便以为学生在考试中准能考高分。这样的学习只能是被动地学习。而随着改革的进行,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注重学生的学习。教学评价标准也应当以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为主。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光看老师讲课。”四、由课程的执行者向课程的挖掘者转变以前教师认为教材与自己无关,专家设计好教材,教师只是作为一个“消费者”去消费,满足于“教书”,满足于把书本知识教给学生。而现在教师要培养自己的课程意识,从被动的课程解释者转变为主动的课程开发者。教师不要迷信教材,不要有了教材就完全根据教材去教学,没有教材就不知所措。教材的优点是标准、规范,但缺点也随之而来:它固定、僵化,用不好就约束了教师的创造性,导致教师照本宣科地“教”教材,而不是“使用”教材,造成教师的“教材就是课程”的偏见。在课堂教学当中,老师们普遍的做法是课本上有的就教给学生,而且往往是很规范地按照教科书上的编排顺序一一对应的教给学生,不敢把它打乱顺序,也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