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教学设计精编.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69 大小:5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平均数》教学设计精编.docx

《平均数》教学设计精编.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平均数》教学设计《平均数》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平均数》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平均数》教学设计1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例1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1、体悟“平均数”的实际意义。2、探索求“平均数”的多种方法,并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解答。3、培养学生估算的能力,能对数据分析结果作出简单的推断和预测。4、体会“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及广泛应用,逐步具有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难点:灵活选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教具、学具准备:PPT等教学流程:一、谈话引入、初步感知平均数1、学生交流课前收集到的有关平均数的信息。2、师提问:为什么你们认为平均年龄、平均工资、人均住房面积这些都是平均数呢?能解释一下它是什么意思吗?3、师:看来大家对“平均数”或多或少都有些了解。这节课,我们就去数学王国探索一下有关“平均数”的奥秘。板书:平均数你想了解平均数的哪些知识呢?4、师:看来同学们对平均数充满了好奇,一起进入迷宫探秘。二、构建新知1.理解含义,探求方法。观察棋子,提出问题。(多媒体显示)师提问:看着你面前的棋子,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还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2、感悟“平均数”的实际意义。动手操作:以小组为单位研究怎样才能使三排棋子同样多。师提问:现在每排棋子都是几个?这个数,你能给他取个名字吗?这个平均数4与原来每排棋子的个数有什么关系呢?3、探索求平均数的不同方法。师:四人小组合作,想一想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可以求出平均数,并且把你们小组独特的方法取个名字!等一下我们来评选最佳创意奖和最佳命名奖。比一比,哪个小组最爱动脑筋!①小组活动讨论。②汇报交流。(生说方法多媒体显示棋子移动过程)移多补少!先假设后均分。先求和再均分。三、初步应用,内化拓展。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讨论、尝试不但知道了什么是平均数,而且探索出了许多求平均数的方法。那么你们能解决有关平均数的实际问题吗?四、课堂总结1、你现在所认识的平均数是什么?2、理解平均数是个虚的数。五、随堂作业《平均数》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2、使学生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重点难点:1、理解“求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分”的方法。2、区分“平均分”与“求平均数”这两个概念的不同含义。教具学具:主题图,小棒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1、口算。48÷8=(1+3+5)÷3=(5+5+4+6)÷4=2、口答。说一说,48÷8和(1+3+5)÷3分别表示的意义。3、列式计算。把24名同学平均排成4队,每队有多少人?4、导入新课。说说“平均”是什么意思?什么是“平均分”?结果所得到的数“6”,这个数你能给他名字吗?在现实生活中,求平均成绩、平均身高、平均体重的情况有很多,今天我们就来共同研究“求平均数”的问题。(板书题目)二、探究新知1、讲述平均数的含义。把一个总数平均分以后得到的结果。平均数怎样求呢?2、出示主题图。(1)看懂图意。回收小组成员小红、小兰、小亮和小明分别收集了14个,12个,11个,15个矿泉水瓶,这个组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2)学生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讨论:怎样理解“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3)汇报讨论结果。进一步明确:“平均每人收集的个数”并不是每个人收集的实际个数,而是在收集总数不变的情况下,假设每个人收集相同个数的值。(4)引导学生看图。提问:怎样做才能使四个同学收集的.个数同样多?(5)学生操作。学生拿出小棒,1根小棒代替1个矿泉水瓶,先按每个人收集的个数摆放,再动脑动手操作,使四个人收集的个数相等。(6)汇报操作结果。学生甲:我先数出共有多少根小棒,共52根,再把52平均分成4份,52÷4=13(根),就得出每个人平均收集的个数是13个。学生乙:运用“移多补少”的数学思想,从小红的14个里取出1个给小兰,从小明的15个里取2个给小亮,就可以直接得到4个人都相等的瓶子个数。(7)小结操作结果。通过同学们的操作,我们得到4个人平均收集的瓶子数是13个。但通过操作,我们发现,4个人收集矿泉水瓶的个数发生了变化,这4个人收集的矿泉水瓶的个数才相等。也就是说,平均数得到了,而原来4人收集的个数都发生了变化。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求平均数的情况是不允许改变原数的。例如:求两个人的身高,并不是把高个儿截下一部分来,接在矮个儿身体上,使两人身高相等。也就是说,求平均数并不要求改变原来的实际值。由此可见,通过直接操作的方法来求平均数,在很多情况下是行不通的。如果我们不通过操作,直接通过计算,能不能求出这4个人平均收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