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 种族与人口5ppt.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6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一历史 种族与人口5ppt.doc

高一历史种族与人口5ppt.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8第一章关于人口正如有效的发展建立在人们对自然资源和其他资源的正确认识的基础上,人们对人口构成、人口增长和人口迁移的认识程度也影响着发展规划的成败。(1975年5月21日)联合国人口基金会执行主任(1969-1987)拉斐尔.萨拉斯每个人都是人口中的一员,人口因素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居住条件、商品价格到服务费用。人口老化使发达国家面临着不断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而发展中国家却正忙于应对日益增长的人口对教育、就业和住房提出的要求。人口状况影响着历史。反过来,历史事件也会对人口产生重大的影响。战争会导致男性的大批死亡,本世纪在苏联、法国、伊拉克和其他一些国家都有这样的例子;新药物的发明能提高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而死亡原因也将变得越来越复杂。人口变化通常是其他变化的前兆,如环境污染可能首先表现为某些地区疾病的迅速蔓延和死亡率的不断上升。正因如此,人口始终是新闻的关注点。描述人口状况最好用数字和比率。仅仅知道人口预期寿命增长是不够的。要弄清它增长了多少?这种增长何时发生?哪些人口受这种增长影响?这些人又占总人口的多大比例?用指标来说明人口的数量、分布和变化趋势是很有效的。但指标必须要能清楚和准确地反映出人口实际状况。而现实中由于不了解基本概念,出生率有时被误认为人口增长率,甚至人口增长率的下降被错误等同于人口规模减小。人口学是研究人口的科学。人口学家试图了解人口规模、人口构成及它的发展趋势,并且力图解释人口变动的发生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他们运用普查、出生和死亡登记、抽样调查、签证记录甚至是车辆登记和学校注册记录等开展研究,并把这些原始资料转为体质特征主要分布地区皮肤眼睛毛发鼻子嘴唇面庞白种人白浅(蓝、绿)体毛多、头发呈波状高、直薄颧骨高北美、欧洲、大洋洲黄种人黄黑(棕)黑直短、平中等扁平亚洲东部黑种人黑黑卷曲、体毛少鼻翼阔厚圆滑非洲、大洋洲、美国境内人口增长大致年代世界人口总数(百万)生产力发展水平300万年前0.12旧石器时代早期1万年前5旧石器时代晚期5-6000年前50新石器时代晚期公元1640年500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前夕19875000信息技术革命初期三大人种的起源及演变据考证,黄种人(蒙古人种)的发祥地可能是在蒙古高原。正是由于大漠南北的风沙和气候,使之形成这一人种的典型特征:眼裂很小,有内眦褶。随着人口的增殖,蒙古人种不断向外迁徙:经白令海峡进入美洲的,形成为印第安人支系;进入北极圈的,形成因纽特人(爱斯基摩人)支系;留在亚洲北部的是北亚支系,肤色一般较浅,脸庞较大,嘴唇较薄;往南迁到长江以南、直到东南亚地区的是南亚支系,肤色较深、脸庞较小、嘴唇较厚、鼻翼较宽,部分混有尼格罗人种的特征;分布在长江以北地区的是东亚支系,体质特征介于南亚支系和北亚支系之间。白种人(欧罗巴人种)最初起源于北非、西亚和南欧,后来随着冰川后撤,逐渐向北推进便形成了南、北两个支系。北支在北欧光照较弱、气候寒冷的条件下,肤色较浅、眼睛为灰色或浅蓝色、头发为淡黄或金黄色;而在北非、西亚和南欧的南支则肤较深,眼睛和头发多半为黑色;在南北两支之间是中欧支系,肤色、发色、眼色介于两者之间,大体上呈褐色。黑种人(尼格罗人种)分为东、西两支。西支起源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又可细分为苏丹、班图、尼罗特、俾格米和科伊桑等支系。东支称为澳大利亚人种,最初形成于亚洲南部,尔后在迁徙过程中分化为澳大利亚本支,巴布亚和美拉尼西亚分支,南亚、东南亚的维达和尼格利陀分支。有关课文中人口统计数字说明。1、关于旧石器时代的人口数字,据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第二章:“通常以为人口爆炸是当今时代特有的现象,其实不然。每一次壮观的人口激增都是在生产技术获得重大突破时发生的。原因很明显:技术的发展导致生产率的提高,从而使能供养的人口大大增加。从旧石器时代的初期到后期,技术实际上有了很大的进展,这就导致人口的急剧增长。据估计,旧石器时代初期,原人的人口数为125000人,而到了距今10000年的旧石器时代末期,即农业革命前夕,人类的人口增为532万人。人口增长42倍以上,可见比得上后来随历次技术革命而出现的人口爆炸。”第九章种族与民族种族、民族、语言以及国籍常常用于人口分组。这些分组标准可以揭示人口的原初特征,在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