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超大型履带式起重机在我国发展现状探讨记者:我国针对核电建设应用的3 000 t以上大型履带式起重机已经成功问世,使我国的履带式起重机研发制造再次登上制高点。3 000 t以上大型履带式起重机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徐格宁:虽然3000t以上履带式起重机的研制是瞄准核电建设安装的定制需求,但并不排斥如风电、石化等其他行业的应用,超大型履带式起重机为这些行业的施工带来了新选择。高顺德:3000t级履带式起重机的研制主要缘起于核电建设。预计到2020年,国内近30个核电项目建设将遍及17个城市,而每个核电建设项目周期为3~5年,大吨位起重机自始至终都要工作于项目中,因此大吨位起重机是必不可少的。第三代AP1000核电技术对主要部件如安全壳、结构模块等采取整体吊装模式,因此要求起重机的起重力矩较大。三门核电和海阳核电均采用AP1000核电技术,其中三门核电使用的起重机是Lampson公司的LTL2600型2600t起重机,起重力矩为8万t·m,海阳核电使用的是特雷克斯集团的CC8800-1Twin型3200t起重机,起重力矩为4.4万t·m。不仅在核电方面,其他行业如风电、石油化工、煤化工等的扩建与新建设也都有大吨位起重机的需求。如2006年在内蒙煤制油建设项目中,使用了玛姆特公司的MSG-80型3070t起重机完成2000t级的反应器吊装,该起重机的起重力矩达到8.6万t·m。再如对于3MW风机的分段安装就需要750t以上的起重机,而对于5MW和6MW以上风机的安装则需要千吨级以上的起重机,海上风机的整体吊装会用到更大的起重机——海上浮式起重机。目前,国内正在研制6MW风机,国外已有7MW风机的示范工程,而大吨位起重机的问世将对各领域的建造工艺提供可改进的、可优化的装备条件。高一平:目前,第三代核电建设关键吊装设备完全依赖进口,为了推进第三代核电关键吊装设备的国产化,国家能源局、国家核电等部委多次召集履带起重机制造企业召开会议,鼓励大型履带起重机的国产化,以彻底摆脱核电站建设装备受制于人的现状。中联重科ZCC3200NP型履带式起重机的成功下线是中联重科40多年技术积淀的成果。ZCC3200NP是专门针对我国第三代核电站CAP1400施工吊装而开发的,最大起重量达到3200t,最大起重力矩达到8.2t·m。虽然这是针对山东荣成核电站的典型工程设计出的产品,但是也能胜任石化建设等领域的施工。孙晓波:大型起重机能够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必须以大型起重机为中心,采用大型模块化运作,压缩建设周期,从而带来整个建设投资降低,最终产生综合效益。如今的炼油项目一般都在1000万t以上,乙烯一般在80万t以上,在生产建设中必须采用模块化安装加快建设速度,并达到投资效益最大化。这就要求起重设备也必须向大型化发展,中石化在“九五”期间引进了多台大型设备,对大型起重机的需求是与我们规模化发展和建设周期相适应的。记者:受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影响,核电建设的安全性一度受到质疑,此因素对未来履带式起重机大型化发展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国内具有生产大型履带式起重机能力的企业应采取哪些措施来保障应用于核电建设的产品的质量?徐格宁:在“十二五”非石化能源占比增加至15%的目标中,核电有望贡献4%~6%的比例。目前国内核电投运机组11台、装机容量910万kW,占整个电力装机比重0.8%,比例并不高,但在建的有23台、装机容量2540万kW,占世界在建57台机组的40%,在建规模居世界第一。“十二五”正是核电大干快上的大好时机,加速推进核电建设刻不容缓。中国除了更加安全地发展利用核电之外,不可能也不能选择放弃发展核电。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对未来履带式起重机大型化发展基本不会产生影响。但生产企业需要从设计理论(系统可靠性设计、失效路径分析)、制造技术(零缺陷)、使用管理(故障树分析、安全风险评估)等方面提供安全保障措施,提升装备品质和水平。高顺德:通过福岛核电站的事故,安全问题将更加引起重视,对核电建设速度会存在短期影响。但是相比于其他能源核电相对安全环保,因此核电仍将是未来能源发展的趋势之一。况且风电、石油化工、煤化工等其他行业对大吨位起重机也有需求,因此此次核电事故对大型履带式起重机的发展影响不大。国内履带式起重机的起重能力已能够满足大部分施工吊装要求,生产企业需要重点在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方面增加投入,不仅需要保证核电吊装行业还要保证应用于各个行业的产品都具有安全可靠性。高一平:中联重科在研制ZCC3200NP型履带式起重机时,针对AP1000开展了大量市场调研,积极听取施工单位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多次到核电站施工现场进行考察,了解现有设备的优缺点及现场使用情况,2009年12月—2010年3月,共组织3次大型方案评审会,广泛听取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