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工时定额管理办法(草案)1、目的建立合理化、标准化的工时管理办法,依据工时定额规范生产,并作为合理利用人员、工艺改进、成本核算的依据,从而提高公司经营管理及生产管理水平。2、适用范围2.1公司业务相关的间接人员及制造部直接人员的工时管理和运用。2.2生产工时周报表、月报表之统计分析。3、职责3.1工程技术部组织相关人员核定标准工时;3.2运营总监对标准工时进行决策、批准。3.3制造部经理、车间主任对标准工时的合理性有建议的职责。4、阶段划分4.1生产工艺的制定;4.2标准工时定额的初步确定;4.3标准工时定额的进一步确定,同时工时定额试执行;4.4工时定额执行,标准工时定额调整。这四个阶段并不是完全独立的,而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5、工时定额制定的原则5.1制定工时定额必须走群众路线,使其具有坚实的群众路线。5.2制定工时定额应有科学依据,力求做到先进合理。5.3制定工时定额要考虑各车间、各工序、各班组之间的平衡。5.4制定工时定额必须贯彻“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方针。5.5制定工时定额必须要“快、准、全”。5.6同一工序,同一产品只有一个定额,称为定额的统一性。5.7应当使同一工种岗位百分之七十以上的职工在法定劳动时间内,经努力后能够完成劳动定额任务;5.8确保职工在法定劳动时间内提供正常劳动所取得的计件工资,最低不低于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6、工时定额制定的方法6.1经验估工法。工时定额员和老工人根据经验对产品工时定额进行估算的一种方法,主要应用于新产品试制。6.2统计分析法。对多人生产同一种产品测出数据进行统计,计算出最优数、平均达到数、平均先进数,以平均先进数为工时定额的一种方法,主要应用于大批、重复生产的产品工时定额的修订。6.3类比法。主要应用于有可比性的系列产品。6.4技术定额法。分测时法和计算法两种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7、工时定额制定的具体措施7.1工时定额具有严肃性,工时定额的制定和修订由工时主管部门来执行。其他部门无权更改。7.2工时定额具体采用技术定额法,同时参考其他方法。7.3新产品工时制定流程研发部门确定新产品图纸→工艺技术部制定工时定额→运营总监审批→IE公会议批准生效→制造部、生产车间执行7.4老产品工时修定流程工程技术部修订工时定额→运营总监审批→IE公会议批准生效→制造部、生产车间执行7.5生产车间对制定的产品工时有异议时,应及时向工程技术部提出,并填写《产品工时修改表》,IE工艺技术部每三个月或半年复核一次,报总经理办公会议批准生效后,生产车间方可执行。8、工时定额办法8.1标准工时定额=每件直接加工工时+辅助工时(秒)辅助时间包括:装夹时间、检验时间等。每件直接加工工时确定依据中级工按正常加工时间确定。8.2工时计算工时定额=标准工时定额×加工件数+准备结束时间(秒)准备结束时间指:工具、测量具准备时间、设备、治具、维护时间、环境卫生清扫时间、理解SOP时间、送检时间、工序转移时间等。8.3工时统计最终统计工时=(工时定额+浪费工时)/60(秒)浪费工时包括:因产品更改增加的加工时间、后续引起的返修所用时间、其它非加工造成的不可预料原因增加的加工时间等。9、工时定额报表9.1SOP〈SOP〉是向操作人员下达工作任务和计算工作量的依据,由车间计划员或工段长根据工时定额填写《SOP》中工时定额,加工结束将《SOP》,由制造部工艺或组长收集统计。9.2生产周报表由制造部统计员统计,车间主任确认后报制造部经理。9.3生产月报表由制造部统计员统计,工艺---IE分析人员和设备利用情况、工艺合理性并报运营总监备案并决策。10、建立健全企业劳动定额基础管理制度:10.1各车间班组要严格执行劳动定额,建立健全原始记录,做好产品产量统计,要按照产品项目,分工序、工种、班次,及时、真实地填写职工所完成劳动定额情况,为推进劳动定额工作奠定基础。10.2加强监督,维护劳动定额标准的严肃性。劳动定额标准、计件工资单价、职工完成劳动定额情况,均定期向职工公开。10.3积极改进劳动定额测算方法,不断提高劳动定额质量。逐步应用准确性较高、科学性较强的技术测定等多种形式的先进计算方法。11、SOP、生产工时周报表、生产工时月报表12、标准工时确定后要在车间建立《工时定额明细》,并报企业管理部备案。工业工程应用手册之标准工时一、标准工时的设定与应用二、时间研究三、标准工时四、标准工时之应用五、马表测试时间研究泰勒1856-1915☉以马表测量为主。进行工作研究及寻求改进方式☉主张:花费工作时间最少者即是最佳之工作方法吉尔柏思:☉研究操作者之动作,再去删除,合并,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