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研究.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研究.doc

“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研究.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研究“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研究摘要:经济发展史表明,每一个发展阶段,经济体都会面临不同的“发展陷阱”。“中等收入陷阱”就是经济体从中等收入阶段迈向高收入阶段所面临的一个障碍。2009年,中国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通过对“中等收入陷阱”的本质、诱因及特征出发,说明中国一定会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以及中国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目前还需要做什么。关键词:“中等收入陷阱”;诱因;特征中图分类号:F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7-0014-02一、“中等收入陷阱”的本质世界银行在《东亚经济发展报告(2006)》中提出一个全新的概念:“中等收入陷阱”。新兴市场国家突破人均GDP1000美元的贫困线后会很快奔向1000~3000美元的起飞阶段。然而,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的中等收入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或受外部冲击,导致持续增长动力不足和快速发展中积累的社会矛盾集中爆发,从而出现经济增长回落或长期停滞的状态,即陷入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二、“中等收入陷阱”的诱因及特征(一)创新瓶颈与产业结构转变失败经济增长由低收入阶段到高收入阶段依次通过资本积累、要素效率提高和技术创新三种增长模式来完成。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时经历的必要阶段,但是如果在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以后还继续依靠资本积累和吸引外资以模仿领先国家的先进技术来驱动经济发展的话,就会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很难跨越中等收入和高收入之间的鸿沟。因此,技术创新作为经济增长终极推动力,对过渡到高收入阶段必不可少,而且显示出无可比拟的优势。同时,技术创新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标志。技术创新的规律首先是经济规律,它的发生是与资本密集程度密切相关的。越来越多的实践证明,创新不是外生的,而是内生于经济发展过程。一些研究发现:发展中国家在中等收入阶段,总是通过对先期发达国家“次前沿技术”的引进、模仿、消化、吸收和本土改造来提高本国的技术效率。但是,一国模仿的技术越多,其继续模仿的相对成本也就越高,这就迫使部分已进入中高收入的经济体必须从模仿、追赶的经济模式转向自主创新的阶段,这样经济才能实现质的飞跃。(二)收入分配不均TuomasMalinen(2010)采用收入分配的面板数据,对中等收入国家的长期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不均等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关关系,这种关系对经济增长产生了一定的阻滞效应,并认为发展中国家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加剧是诱发其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主要原因。图1为部分拉美国家的基尼系数,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拉美国家的基尼系数都在警戒线(0.4)以上。(三)金融体系脆弱以东南亚国家为例,在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前,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经济体长期过分依赖外资流入推动经济发展,向国外借款过多;金融市场开放的自由化程度与固定汇率制度安排失当,人为维持的汇率过高使本币价值与实体经济和外汇供求严重脱节;监管法律法规不完善,中央银行对金融市场风险缺乏足够的宏观调控能力和有效监督机制;大量资金投向了房地产业和证券业,泡沫经济现象严重。金融体系的漏洞,形成巨大的套利空间,引发国际投机资本的恶意攻击和打压,直至爆发大规模的金融震荡。拉美国家的历次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爆发,也往往与外债负担沉重、本币币值高估、通货膨胀严重等因素紧密相关。三、对中国进入中等收入阶段的认识按照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2010年,中国的人均国民总收入为4260美元,首次由“下中等收入”经济体转变为“上中等收入”经济体,标志着中国经济社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国内的一些学者也对“中等收入陷阱”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结果集中在“中等收入陷阱”产生的原因、国际经验的比较研究和中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性研究三个方面。学者蔡昉认为经济学中所谓的收入陷阱,是指一种较为稳定的均衡状态。这种状态的形成原因在于,尽管某一因素能够促进人均GDP提高,但是由于这个因素具有某种程度的不可持续性,其他制约因素又会将其作用抵消,在此种情况下,人均收入在经过一定程度的提高后又被拉回到原来的(生存)水平。所以,在笔者看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就是在某种因素或某些因素的作用下打破这种均衡状态。人民论坛2010年7月就“中国能否越过‘中等收入陷阱’”这一问题对社会公众和各领域相关专家进行了一次大范围的调查,结果显示70%的社会公众对中国越过“中等收入陷阱”的信心指数低于50%,只有8%的公众相信中国一定能越过“中等收入陷阱”;相关专家的调查结果则显示出较为乐观的结果,42%的专家对于中国顺利越过“中等收入陷阱”的信心低于50%,只有6%的专家相信中国一定能越过“中等收入陷阱”,其余专家则持审慎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