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中等收入陷阱”.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doc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跨越“中等收入陷阱”2011年中国人均GDP已达到5432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我国已步入中高等收入国家行列,将向高收入国家跃升。国际经验表明,在这一阶段,极易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一、中等收入陷阱中等收入陷阱(MiddleIncomeTrap)这个概念是世界银行在2006年的《东亚经济发展报告》中提出的,其基本涵义是:“使各经济体赖以从低收入经济体成长为中等收入经济体的战略,对于它们向高收入经济体攀升是不能够重复使用的,进一步的经济增长被原有的增长机制锁定,人均国民收入难以突破10000美元的上限,一国很容易进入经济增长的停滞徘徊期。”Eeckhout&Jovanovic(2007)比较了全球化前后各国经济增长表时发现,按照人均收入水平排列的各国长期增长率,呈现U字形状。意思是,富裕国家的劳动者的优势体现在高水平的技能上,在全球化调整中管理性质的岗位增加更快,而贫穷国家的劳动者其优势体现在相对要求低水平技能的岗位上,这样也能增加非熟练就业岗位,但是处于中游的国家则两类劳动力优势皆不那么明显。Garrett(2004)认为,当富裕国家因技术进步加快而变得越来越富有,最穷的国家在制造业领域甚至增长更快的同时,处于中间的国家则踯躅不前。大部分学者皆同意运用李嘉图在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提出的著名理论――比较优势理论作为“中等收入陷阱”的理论解释。即在世界各国中,经济发展阶段处于较高水平的国家由于拥有了相对更加高超的技术和娴熟的技能,因此其技术密集型工业比劳动密集型工业更具竞争力,在全球化中更占优势;经济发展阶段处于低水平的国家的劳动力成本更加低廉,更具优势,则其从事劳动密集型工业同样会在全球化中占有一席之地。但是,处于经济发展中等水平的国家由于既不是技术占优,也不是劳动占优,这会让本国处于尴尬的境地。蔡?(2011)论证出中国正面临着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阶段的严峻挑战,并且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扩大人力资本积累和深入体制和政府职能改革等方面,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林毅夫(2012)则强调“中国现阶段仍需以投资为主才能追赶发达国家,中国未来20年仍有年均增长8%的潜力,而中等收入陷阱则并非必然,据新结构经济学的观点,按照要素禀赋所决定的比较优势发展就是经济发展成功的秘方”。从国际经验看,并非所有的国家都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而一旦陷入将很难在较短时间内走出。我国当前处于中高等收入的上升时期,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很复杂,经济增速有所回落,但不能就此断定我国已经落入中等收入陷阱之中。本文将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出发,对照几个典型国家在不同收入阶段特别是中等收入阶段的经济表现,考察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的不足,同时将重点从消费支出角度解释人均收入的增长情况,并通过建立协整模型、误差修正模型和经典回归模型,找出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的相关性,以及影响消费的关键因素。二、国际间比较据世界银行发展数据库统计的215个国家和地区的情况来看,截至2011年,共有128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其中已经突破10000美元的高收入国家和地区达到72个,在10000美元以下的中等收入国家和地区有56个。本文选取了高收入国家组的美国、日本、德国,新兴高收入国家的韩国,早已经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但长期徘徊在中高收入水平的巴西和阿根廷,以及仍处于中低收入阶段的菲律宾这7个国家和我国进行横向的对比分析。通过比较我国和这些国家在不同收入阶段的经济表现,特别是消费、投资、储蓄、税收等指标,找出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不足。本部分所分析的数据均来自世界银行数据库。1、消费率消费率是指居民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百分比。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在8个国家中,只有中国的居民消费率低于50%。高收入国家组的美国、日本、德国一直保持着较为稳定的消费率,波动幅度较小。韩国作为新兴高收入国家,1987年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并在1995年跃升为高收入国家。在低收入阶段,韩国居民消费率很高,在跨入中等收入阶段后,其消费率有所降低,而进入高收入阶段后,韩国消费率呈现平稳的增长趋势。这种消费率变化反映了韩国由低收入水平进入初期工业化再进入高度工业化,资本投资由弱到强再到合理弱化的变化过程。菲律宾是低收入国家,其人均GDP至今仍未达到3000美元。分析发现,菲律宾的消费率在8个国家中是最高的,1990年以来的年平均消费率是73.4%。菲律宾的消费率之所以最高,除了该国居民的消费习惯之外,最主要是因为该国尚未进入大规模的工业化投资阶段。而在1990年就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至今仍未走出中等收入阶段的巴西和阿根廷,两国的消费结构十分相似。1990年以来,两国的消费率基本没有增长,并且呈现缓慢下滑的趋势。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