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北校区食堂二楼新衡数码影印社免疫名词解释答案概述1、免疫:是指机体免疫比方识别“自己”与“非已”抗原物质的过程,对自己抗原物质形成天然免疫耐受,而对“非已”抗原物质产生排异作用的一种生理功能。2、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的系统。3、非特异免疫:即天然免疫,是在种系进化过程建立起来的免疫力。4、特异免疫:即获得性免疫,是个体在发育过程中接触抗原以后,产生的免疫力。5、免疫细胞,广义的概念可包括造血干细胞,淋巴细胞系,单核吞噬细胞系粒细胞系,红细胞以及肥大细胞和血小板等。6、免疫分子:可包括免疫细胞膜分子,如抗原识别受体分子,分化抗原分子,主要组织相容性分子以及一些其它受体分子等。也包括由免疫细胞和非免疫细胞合成的分泌的分子。7、中枢免疫器官:指禽类的法氏囊(腔上囊),哺乳类动物和人的胞腺和骨髓。8、周围免疫器官:脾和全身淋巴结是周围免疫器官,它们是成熟T和B细胞定居的部位,也是发生免疫应答的场所。9、免疫稳定:是机体免疫系统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一种生理功能。10、免疫监视:是指机体免疫系统及时识别、清除体内突变、畸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的细胞的一种生理保护作用。11、免疫防御:是机体排斥外来抗原性异性的一种免疫保持功能。12、抗原:是一类能刺激机全免疫系统,使之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免疫,应答产生(抗体和致淋巴细胞)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特质。13、抗原的免疫原性:是指抗原分子能诱导免疫应答的特征。14、抗原的反应原性:是指抗原分子能与免疫应答产物,即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反应的特性,故亦称之为抗原反应原性。15、完全抗原: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的抗原称为完全抗原。16、半抗原:本身不具有免疫原性,仅有免疫反应性的抗原称半抗原。17、抗原决定簇:存在抗原分子表面,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集团称抗原的决定簇。18、抗原结合价:一个抗原分子能与相应抗体分子结合的抗体决定簇的总数称为抗原结合价。第一章1、共同抗原:在不同抗原分子出现的同一抗原决定簇称为共同抗原决定簇,带有共同抗原决定簇的抗原互称共同抗原。2、变应原:能诱导机体产生变态反应的抗原。3、异噬性抗原:在不同种属动物组织间也可发现有共同抗原,此种抗原无种属物异性。4、佐剂:是用一些物质,先于抗原或抗原混合,同时注射动物,可增强抗原的免疫原性,即起辅佐挤原的作用。5、同种异型抗原:来自同种和物质基因型不同的个体的抗原物质称为同种异型抗原。6、自身抗原:是指能引起自身免疫应答的自身组织结构成分。7、交叉反应:由共同抗原决定簇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可以和两种抗原,结合发生的免疫反应称为交叉反应。8、胸腺依赖性抗原:必须在T细胞辅助下才能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因T细胞是在胸腺成熟,帮和此类抗原为胸腺依赖性抗原。9、胸腺非依赖性抗原:不需要T细胞辅助,能直接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称为胸腺非依赖性抗原。10、肿瘤特异抗原(TSA):是指只存在于某种肿瘤细胞表面而不存在于正常细胞的新抗原。11、肿瘤相关抗原(TAA):是指一些肿瘤细胞表面糖蛋白或糖脂成分,它们在正常细胞上有数量表达,但在肿瘤细胞表达明显增高。12、类属抗原:13、AFP:甲胎蛋白第二章1、免疫球蛋白: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统称为免疫球蛋白。2、抗体:机体免疫细胞被抗原激活后,由分化成熟的终末B细胞——浆细胞所合成与分泌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于蛋白。3、超变区:在VL和VT中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具有更高变化程度的区域。4、可变区:住于链近C端1/2和平共处H链1/5的区域,此区氨基酸的组成和排列随抗体结合抗原的特异性不同有差异称可变区。5、同种型:是指同一种属有正常个体Ig由于重链或轻链恒定区内一个或数个氨基酸,不同而表面的抗原性差异。6、独特型:是指不同B细胞克隆所产生的Ig分子V所具有的抗原特异性标志。7、铰链区:位于CH1和CH2之间的富含脯氨酸的区域,但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功能区。8、Fab段:是由一条完整的L链和一条约为1/2H链组成,可与抗原结合并表现为单价,但不能形成凝集或沉淀反应的片段,称为抗原结合段。9、Fc:是由连接H链的二硫链和近羧基端两条约为1/2链组成,是抗原的异种间免疫所具有抗原性的片段。10、多克隆抗原:天然抗原具有多种不同的抗原决定簇,每一决定簇都可刺激一个B细胞的克隆,当天然抗体原直接注入时,产生多种特异性的Ab的混合物,称为多克隆抗体。11、单克隆抗体:只识别一种决定簇,均一性的Ab称为单克隆抗体。12、基因工程抗体:是在基因的水平上对抗原分子进行切割,拼接或修饰;甚至是人工合成后导入受体细胞表达所产生的新型抗体称为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