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招聘模型.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87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公务员招聘模型.doc

公务员招聘模型.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公务员招聘模型一、摘要在公务员招聘中,为了给招聘领导小组提出一种最优化的录用分配方案,本文本着公平、公正原则提出了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部门分配方案。其中包括了不考虑应聘人员意愿和考虑应聘人员意愿两种情况的模型。(一)、本文采用了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模糊数学模型,最大隶属原则来建立模型Ⅰ。首先,对各个应聘人员的面试成绩进行模糊模型的分析。从而得到各工作类别的最适合人选。其次,由于部门招聘人员时存在优先权问题,因此,需对各个部门的优先权问题进行分析与考虑,根据各部门的福利待遇等情况进行分析,确定出各部门的优先权,再考虑应聘人员的总成绩(面试成绩×60%+笔试成绩×40%),在其范围中来择优。其结果如下表1所示:部门1部门2部门3部门4部门5部门6部门7录取人员821、41614912表1(二)、考虑到应聘人的意愿,我们在模型Ⅰ的基础上建立模型Ⅱ。假定一种以意愿分配为主的权重,建立加权平均模型,使分配方案更加完善。综合考虑,从而得出各部门的最合适人选。用本模型算出的结果,比较符合实际。其结果如下表2所示:部门1部门2部门3部门4部门5部门6部门7录取人员92、81610412表2(三)、本文还针对一般情况(即N个应聘人员M个用人单位时),作了具体分析,对已得到的模型分别作了讨论。在结果分析推广中,本文提出了一套公务员录用方案的建议,经过模拟操作法测试和心理测试,提高了模型的适用性。本文最后还对模型的优点与不足之处作出了评价。-1-二、问题的重述我国公务员制度已实施多年,目前,我国招聘公务员的程序一般分三步进行:公开考试(笔试)、面试考核、择优录取。现有某市直属单位因工作需要,拟向社会公开招聘8名公务员,具体的招聘办法和程序如下:(一)公开考试:凡是年龄不超过30周岁,大学专科以上学历,身体健康者均可报名参加考试,考试科目有:综合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三个部分,每科满分为100分。根据考试总分的高低排序按1:2的比例(共16人)选择进入第二阶段的面试考核。(二)面试考核:面试考核主要考核应聘人员的知识面、理解能力、应变能力、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按照一定的标准,面试专家组对每个应聘人员的各个方面都给出一个等级评分,从高到低分成A/B/C/D四个等级,具体结果见附录表1所示。(三)由招聘领导小组综合专家组的意见、笔初试成绩以及各用人部门需求确定录用名单,并分配到各用人部门。该单位拟将录用的8名公务员安排到所属的7个部门,并且要求每个部门至少安排一名公务员。这7个部门按工作性质可分为四类:(1)行政管理、(2)技术管理、(3)行政执法、(4)公共事业。见附录表2所示。本着公平、公开的原则,同时考虑录用人员的合理分配和使用,有利于发挥个人的特长和能力。招聘领导小组将7个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包括福利待遇、工作条件、劳动强度、晋升机会和学习深造机会等)和四类工作对聘用公务员的具体条件的希望达到的要求都向所有应聘人员公布(见附录表2)。每一位参加面试人员都可以申报两个自己的工作类别志愿(见附录表1)。具体问题如下:(1)如果不考虑应聘人员的意愿,择优按需录用,设计一种录用分配方案;(2)在考虑应聘人员意愿和用人部门的希望要求的情况下,设计一种分配方案;(3)对于一般情况,即N个应聘人员M个用人单位时,分配方案是否可行?(4)对上述招聘公务员过程认为还有哪些地方值得改进,给出自己的建议。三、问题的分析我们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公平合理的分配方案。对于第一个问题,在不考虑应聘人员的意愿的基础上,按部门需要,择优按需录用。主要考虑应聘人员的面试成绩及用人部门对公务员的期望要求。我们采用的是模糊模型方法。首先,在各个部门对应聘人员特长的希望达到的要求的情况下,对各个应聘人员的面试成绩进行模糊模型的分析。从而得到各工作类别的最适合人选。其次,部门招聘人员时存在优先权问题,因此,需对各个部门的优先权问题进行分析与考虑,根据各部门的福利待遇等情况进行分析,确定出各部门的优先权,再考虑应聘人员的总成绩(面试成绩×60%+笔试成绩×40%),在其范围中来择优。而对于考虑应聘人员的意愿时,存在一个根据意愿怎样分配的问题。我们采用权重的算法,对意愿内的部门和意愿外的部门给了一个参数,同时,再根据第一个问题时用模糊模型得出的结果,综合考虑,从而得出各部门的最合适人选。借助模糊模型来解答,此方法无以伦比,而且用到部门优先权分析以及意愿权重的计算。此方法考虑周到,-2-贴近实际,并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