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第一节脊髓(jǐsuǐ)的发生(略)终丝:是软膜的延续,起于脊髓末端,止于尾骨,无神经组织,有稳定(wěndìng)脊髓的作用。二、脊髓(jǐsuǐ)的外形脊髓表面可见(kějiàn)6条纵行的沟裂:前正中裂:较深后正中沟:较浅前外侧(wàicè)沟1对:连脊神经前根后外侧(wàicè)沟1对:连脊神经后根(有脊神经节)前、后根在椎间孔处汇合成脊神经后中间沟:位于(wèiyú)后正中沟与后外侧沟之间,是薄束和楔束之间的分界沟第三节脊髓(jǐsuǐ)节段颈髓8节胸髓12节腰髓5节骶髓5节尾髓1节每个脊髓节段通过一对脊神经支配相应的一个体节。身体的皮肤、肌肉等器官是由胚胎时期的体节发育而来的,所以每一个脊髓节与相对应节段的皮肤(皮节)和肌肉(肌节)等躯体性器官及内脏器官具有一定的神经支配关系,了解这种对应关系,有助于对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位诊断。在脊髓的胸1~腰3灰质侧角内含有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在骶2~4灰质中间带内含有副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属于内脏运动神经(yùndòngshénjīng)。同属一个节段内支配体节和脏器的神经构成体-脏反射,这可以得到形态学的支持。熟悉脊髓节段所支配的体节和器官,在针灸的临床实践中具有指导意义。二、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在胚胎3个月前,脊髓和椎管等长,在胚胎4个月以后脊柱的生长速度比脊髓快,形成(xíngchéng)椎管长,脊髓短的现象。脊髓节段相对椎骨推算举例①C1~C4与同序数椎骨相对应如第2颈节平对第2颈椎体②C5~T4比同序数椎骨高1个椎体如第6颈节平对第5颈椎体③T5~T8比同序数椎骨高2个椎体如第6胸节平对第4胸椎体④T9~T12比同序数椎骨高3个椎体如第10胸节平对第7胸椎体⑤L1~L5平对第10~12胸椎体如第3腰节平对第12胸椎体⑥S1~Co1平对第1腰椎体S1~Co1均平第1腰椎体临床检查时常以椎骨的棘突(jítū)对脊髓节段定位马尾由于脊髓比脊柱短,腰、骶、尾段的脊神经前、后根要在椎管内下行一段距离,才能到达各自对应的椎间孔。上述脊神经根在没有出相应的椎间孔之前,在椎管内围绕终丝下行,仿其形状称为马尾或称为马尾神经。成年人第1腰椎以下已无脊髓,只有浸泡在脑脊液中的马尾和终丝,所以(suǒyǐ)临床上常选择在腰3~4或腰4~5棘突之间进行腰椎穿刺,以免损伤脊髓。第四节脊髓(jǐsuǐ)的内部结构每侧灰质(huīzhì)分为:前角(柱)、后角(柱)和中间带(二)前角(柱)1.α运动神经元:为大型多极神经元,其轴突占前根纤维的2/3,分布到梭外肌纤维,传递随意运动冲动,引起关节的运动。2.γ运动神经元:为小型多极神经元,其轴突占前根纤维的1/3,分布到梭内肌纤维,参与肌张力(zhānglì)的维持和腱反射的功能。3.闰绍细胞(Renshaw’scell)为小型中间(zhōngjiān)神经元,接受α运动神经元的侧支,其轴突反过来与同一个或其它的α运动神经元的胞体形成突触联系。闰绍细胞释放甘氨酸,对前角运动神经元有抑制作用(反馈抑制)以保证骨骼肌运动的稳定和准确。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是锥体系传导路的下运动神经元,也是一部分下行传导束以及后根进入的部分纤维终止的地方,因此有“最后公路”之称。所以,当前角受损时(如脊髓灰质炎,又称小儿麻痹症),由于肌肉失去了下运动神经元的支配,表现为所支配的骨骼肌瘫痪并萎缩,不能作任何随意运动,肌张力低下,一切反射消失(xiāoshī),临床上称为弛缓性瘫痪或软瘫。“最后运动公路(gōnglù)”:即前角细胞接受三方面来的神经纤维(1)皮质脊髓束(2)红核脊髓束网状脊髓束前庭脊髓束橄榄脊髓束中间神经元前角细胞顶盖脊髓束(3)后根进入脊髓的感觉纤维(二)中间(zhōngjiān)带(位于前后角之间)2.骶副交感核(骶中间外侧(wàicè)核):在骶2~4节,是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的起始核(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3.中间内侧核,位于中间带的内侧部,中央管的外侧(wàicè),存在于脊髓全长,接受后根传入的内脏感觉纤维。(三)后角(柱)后角由后向前从形态(xíngtài)上可分为:后角尖后角头后角颈后角底从结构上分为:后角边缘核胶状质后角固有核胸核网状核1.后角边缘核:位于后角尖部,占脊髓全长,接受后根痛、温和粗触觉纤维,发出轴突经白质前连合交叉到对侧,参与(cānyù)组成脊髓丘脑束。2.胶状质:位于边缘核的前方,有后根纤维的侧支进入,其轴突分为升、降支,实行节段间联系,为传入信息的整合场所。据研究,胶状质内含有与致痛和镇痛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