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在沪高校师生宗教渗透调查与分析在沪高校师生宗教渗透调查与分析摘要: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前沿阵地。近年来,宗教势力在高校内进行宗教渗透越发频繁,严重危害校园安全稳定及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一些宗教团体通过外籍人士、慈善组织、互联网媒介、地下组织等对高校师生进行传教活动。上海高校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与文化状况,成为宗教势力渗透的桥头堡。因此,上海地区高校师生信仰宗教的人数占有一定比重,并具有其特殊性。基于此,本研究以在沪5所高校学生与青年教师为对象,调研上海地区高校宗教传播的基本情况。并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总结概括出上海地区高校师生群体中宗教传播的特点及渗透程度,同时为防范宗教势力的进一步渗透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关键词:上海;高校师生;宗教意识形态;宗教渗透一、在沪高校师生宗教渗透状况调查的基本情况本调查以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建桥学院、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等5所不同层次高校的青年教师、本、专科生为调研对象。在随机原则下进行抽样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辅以半结构化面谈的方式,并通过微信群、QQ群、电子邮箱等网络媒介来收集相关研究的第一手资料,以确保资料的准确度和可靠性。此次研究累计发放问卷1500份,收回有效问卷1250份(其中有教职员工310份,占总数24.8%;学生940份,占总数的75.2%)。男女比例为38.7%和61.3%。其中,学生样本中,大一学生占46.2%,大二学生占42.4%,大三学生占8.4%,大四学生占3%;学科专业涉及文科(58%)、理科(17%)、工科(9%)、管理类(13%)、农学(3%)等5个学科;调查对象中党员和共青团员占72.6%,共682人,其中党员学生占10.2%;此外,城镇户籍的学生占57%,农村户籍的学生占43%。总的来说,此次调查涉猎的范围广阔,类型不一,具有普遍的代表性,一定程度上能较为真实的反映上海地区高校师生群体中的宗教传播状况。此次调研的基本信息和分析如下:一、高校师生信教人数占有一定比例。在“是否有宗教信仰”的选项中,有明确宗教信仰的青年教师有9人,占教师总数的3%,其中基督教占1.3%,佛教占0.6%,其他类型宗教占0.3%;学生有56人,占学生总数的6%,其中基督教占3.2%,佛教占1.3%,其他类型宗教占0.4%;不信教但对宗教比较好奇的学生240人,占学生总数的25.5%。其中,大一学生的比例高达34%。调查显示,在沪高校中,大学生信教的倾向性还是比较强烈的,尤其是在新生群体中有着相当一部分学生具有宗教信仰倾向,如果不加以有效引导,那么在未来,这些新生很有可能会形成一个宗教信仰的团体,他们对自己周边人群的辐射与影响也是不可估量的。二、部分师生对宗教缺乏明确的认识。在有关“宗教能给人带来什么”的调查中,选择“充当精神依托”的青年教师有147人,占教师总数的47.4%;选“充当精神依托”的学生有204人,占学生总数的21.7%,认为“不利于现实生活”的有学生310人,占学生总数的32.9%,认为“没有任何影响”的有358人,占学生总数的38%,认为“可使学业事业顺利”的有68人,占学生总数的7.2%。其中认为“没有任何影响”的最多,这些学生认为宗教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宗教所宣扬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能促进社会和谐,另一方面宗教中有关来世、神权、绝对真理等观点,不利于人们面对当下的工作与生活。三、师生对宗教渗透的抵御能力不强。青年教师中选择“对宗教比较好奇,想接触”的有53人,占教师总数的17.1%;学生中选择“参加过宗教活动”的为108人,占11.4%,定期参加的28人,占2.9%。由此可见,高校师生对于宗教渗透所应该具备的防御能力还是比较薄弱的,宗教意识形态在高校中仍然存在较为宽厚的渗透土壤和空间。二、在沪高校师生宗教渗透状况调查的数据分析1.上海地区宗教渗透的传播途径数据显示,在接受调查的940名大学生中,有167名学生曾不同程度地接触过传教,占学生总数的17.7%。高校宗教渗透和学生接触传教活动主要为以下几种:第一,受家庭影响和民族影响接触宗教。此类大学生为89名,大多数是少数民族学生。占所有接触传教大学生总数的53.2%。因为有的少数民族全民信仰宗教,这类受到家庭和民族影响较大。第二,校园传教。在167名曾经接触过传教的学生中,有35名学生是在校园中接触的,占接触传教活动学生总人数的20.9%。校园中宗教传播的途径主要是同学介绍、男女朋友影响、室友影响、社会人士进校活动等,尤其是一些学校不禁止外校社会人士入内。由此可见,校园传教活动还是比较频繁的,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当然,也有一些外籍人士利用自己的身份进行传教。在选项“在大学校园里曾遇到哪些向你传教的人员?”中,有14名教师和60多位学生选择“外籍教师和学生”。事实上,一些高校的外籍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