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初中议论文教学的有效性对应的学习课程:初中议论文教学策略;初中生阅读能力的测评;初中语文试题的命制及考试分析初中学生年龄偏小,生活经验缺乏,思维不成熟,所以初中议论文教学往往只是教议论文的基本知识,应付考试,对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作用微乎其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议论文的要求是: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议论文是以阐明主张、论述事理、对人和事物进行评论为主要内容,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如果说记叙文的特点是“以情动人”,那么议论文的特点就是“以理服人”,如果说说明文的目的是“使人明白”,那么议论文的目的是“使人信服”,因此,议论文的主要任务是说理。议论文的出现或着手之晚。议论文是中考阅读中三个阅读文中的一个,到九年级才出现,如果从认知能力上讲,九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都有所增强,肯定是便于议论文的教学。但鉴于九年级的特殊性,很多学校在新年一过也就结课了。其实真正的接触课文教学的时间也就只有半年。并且课本中出现的议论文只在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下册在现代文部分没有出现议论性的课文。只是在古文部分,出现了孟子的三篇文章。所以说,议论文,在初中三年的教学中,只是在九年级才进行的。针对这些实际,我觉得要提高议论文教学的有效性,可从以下方面入手:一、通常识。议论文也称论说文,这类文章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用议论或者说理的方式直接表达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其通识一般是围绕着议论文的三要素即论点、论据、论证来讲述的,在此从略。一般在开始讲述时要从简,因为这个时候还没有直接或真正接触议论文,若大谈特谈这个通识,有点纸上谈兵。只要在谈完后,再接触一些典型的范文后,再回过头来深入或进一步了解通识。二、选范文。教师要先行一步,将平时阅读中看到的典型议论文积累下来,当然也可以从课文中选取,也可从课外读物中选取,现在使用的是新人教版,有些篇目已删,教师可以从旧版中拿过来,毕竟教材就是个例子,任何编者在编一套课本时,总是难以求全。所以我们不要有删掉了的课文就是不合适的思想。比如可以把吴晗的《谈骨气》,胡绳的《想和做》等文章拿过来用,教材中课文的编排顺序可以打乱,一切为了教学这个中心。若讲驳论文时,可选取鲁迅先生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来讲解。据心理学家研究,初中学生(11、12岁至14、15岁)为少年期,他们的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形式逻辑思维发展的阶段。所以,从时间安排上来看,可以在八年级开始接触,因为这时候已有14岁了。同时,历年中考题中的比较典型的试题,我们也可以拿来,作为辅助,提早介入。不一定是做练习,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介绍或分析。三、定教法。因为议论文讲究严密的逻辑思维,所以理清思路对于议论文的学习特别重要所以我觉得议论文的教法可以从这入手,通过编写提纲理思路,通过表解理要素,通过定题来讨论等方法。编写提纲法是在讲析过程中指导学生顺着文章的逻辑思路,用笔划出文中关键词语和重点词语,然后再标出论点,注明论据,最后让学生在纸是写出提纲。这种方法可以预习时用,也可以课堂上用于指导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学习中使用。对于初学者可以编段落、层次提纲,对于初三学生则可编论证提纲。表解法是让学生在教师讲析指导后,让学生列个表,以对全文内容作个概括,表中项目可以自定,这种方法也可以用于单元复习和学期学习之中。定题讨论可单篇使用,也可单元使用。这些题目的出台应依据教学目标而定,依据教学重点或难点而定。这种方法一来可以通过问题的解决达到全文内容的解决,以线带面;二来可以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及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四、抓好针对性的训练议论文的学习必须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讲清有关规律以后,还要让学生进行两类练习:一是阅读练习。有条件的话,每天做一篇议论文的阅读分析最好。二是加强80—150字的小议论文及读后感的训练,以使学生对议论文的认识从感性向理性发展要抓好初中议论文教学,一是要通盘考虑,早作准备;二是要读写结合,相辅相成;三是要比较模式,教会方法;四是要反复训练,摸清规律。当然,我的这些想法和做法不成熟,还存在很大的缺陷,请老师和各位教育同仁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