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山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一吃****继勇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4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挑山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x

《挑山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挑山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挑山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5篇)《挑山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篇1西苑小学常京凤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并提出不懂的问题。2.收集有关资料。3.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18个新词。学习过程:一、读课题,你知道挑山工是做什么的吗?(因为泰山山路陡峭,车辆无法通行,山上的货物大都要靠人力运送,从事这样工作的人被称为“挑山工”。)二、请你大声地朗读一遍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完后,请你自查:以下字音你读准了吗?拘束的“束”字读音:shù黝:在“黝黑”一词中读yǒu;但在黑黝黝一词中,就要读成:hēiyōuyōu,意思是指皮肤黑得发亮。折尺形的“折”在这里读:zhé三、请你看课后生字:1.写一写,要注意以下几个字的的字形:黝:左边是“黑”字,表义,右边是“幼”表音。憨:上边是个“敢”字,下边是个“心”。茵:要注意与“菌”区分。2.查字典或词典,理解下面几个词的意思:喧闹、饱览、流连、姿态奇特、腾云驾雾、不解之谜、哲理四、请你默读课文,思考:1.想想作者的不解之谜是什么?把答案画在书上。2.请你能根据下面的提示试着给课文分段。第一段:介绍泰山上挑山工走的路程长,但速度并不比游人慢。第二段:叙述了有一次我登泰山时,同一位挑山工几次相遇,经过和他攀谈,解开了心中之谜。第三段:我从泰山回来,画了一幅挑山工的画,以此来激励自己。3.作者和挑山工几次、在什么地点相遇,请在书上标出。4.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在书上注明。《挑山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篇2目的要求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学习挑山工坚忍不拔、奋发向上的品格。2、练习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概括课文主要内容。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4、学习生字词,练习用:耽误、朴素造句。5、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联系课文对挑山工挑着重物向上攀登情形的描述,理解挑山工讲的意味深长的话的意思。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自学存疑。1、让学生提出预习中解决不了的各种问题。2、教师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带着问题去讨论并弄懂。教师告诉学生学习原本就是由不会到会的过程,解决不懂得问题要靠你们自己反复读,用心想,主动去探索知识。二、质疑答难鼓励学生缘疑质难,或主动引导,或有意激发,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1、小组合作讨论:(1)作者奇怪的是,虽然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但他们花的时间并不比游人多。(2)作者为什么感到奇怪?读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关键词语、重点句子。着重从挑山工登山的姿势、路线来理解。折尺形路程比游人约多一倍,可结果花的时间不比游人多,这是不解之谜。(3)作者为什么这样写?2、指导学习重点段:师生围绕你还知道了什么?你是用什么办法来理解这句话,或明白这个问题的?启迪学生研究问题的方法就是不但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重点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悟出:抓住句子中的关键重点词语是读懂一句话的重要方法;抓住自然段中的重点句子是读懂一段内容的重要方法,将各段的段意联系起来,就知道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重点讨论:1、我与挑山工三次相遇分别是在什么地方?(找出课文中的词、句)。相遇与我感觉有什么共同特点?2、品析您看,是不是这个理儿?什么理?用课文里的词句理解;与我跟你们不一样儿,挑山工与游人有什么不一样呢?(游人:东看西看,玩玩闹闹,走走停停)挑山工:目标专一,坚持不懈,不断攀登)3、朗读出挑山工朴素、自豪的感情。4、从我心悦诚服到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仅仅是挑山工说的揭开我心中的谜的这番话吗?引导学生联系自己与周围人的生活、工作、学习实例,展开讨论、联系,确实感到这段富有哲理的话是具有普遍教育意义及深刻意义的`话。5、作者从泰山回来,画了一幅怎样的画?(用课文里的话说一说)6、作者为什么说我需要它,而且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作者需要的仅仅是这幅画吗?(作者需要的不仅仅是这幅画,而是画中挑山工那种认准目标,不断登攀的精神。作者一直把这幅画挂在书桌前,是因为作者需要这种精神激励自己前进。)三、归纳学法:带领学生从文章里走个来回。第一个环节是去的趟理解内容和思想。第二个环节是来回趟学习作者怎样表达内容与思想。1、学习的顺序:预习提问;讨论读懂了什么?练习存在疑问,归纳学法。2、可提供参考的读书方法:(1)根据课后提示,指导带着问题读书。(2)抓住重点词句,品词品句读书。(3)联系上下文,整体感知,全面理解课文读书。(4)观察画面,叙述内容读书。(5)文中标点的运用,体会内涵读书。(6)边读边思,展开想象,理解文章读书。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忆课文内容,想一想挑山工跟游人相比,有什么特点?2、课文最后一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二、归纳总结,感情朗读。1、联系课后第4题,说说学习了这一课,我们受到了什么激励?2、突出以下内容:使学生明确课文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