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财经职业学院.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429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合肥财经职业学院.doc

合肥财经职业学院.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电算化”专业解剖材料合肥财经职业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剖析第一部分专业基本情况“会计电算化”专业是合肥财经职业学院最早开设专业之一,2007年开始招生,作为学校的主干专业,数年来不仅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会计电算化人才,而且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和教学资源,逐步构建了集课堂教学、会计手工模拟、计算机仿真模拟及校外企业单位的多方位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训练体系。本专业现有在校生501人(含2011级204人),已毕业二届学生,共计200多人;初步形成了包括专兼职教师在内的10多人的较强师资队伍;建有3个专用校内实训室和近20家较为稳固的校外实训基地。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改革,确立了“学做互动促进,课证深度融合、技能递进提升、同类专业共进”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形成了“职业技能梯层递进”为主要特征的实践教学特色。质量工程建设取得了喜人成绩。学生综合职业素质教育改革和创新初见成效。会计电算化专业已作为学院重点建设专业进行建设,且2011年9月学院已将其作为省级特色专业进行申报,可望得到省教育厅批准。第二部分专业建设一、专业设置依据本专业的开设立足于地方经济发展实际,毕业生直接面向企业事业单位及有关中介机构,就业岗位定位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技能专门人才。经过几年的发展,本专业逐步确立了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办学理念。近期财政部发布了《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财会〔2009〕6号)、《关于印发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的通知》(财会〔2010〕19号)等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大会计人才的培养力度,特别是会计电算化方面的复合型人才更是当务之急。得益于全国及地方经济的迅猛发展,本专业培养人才供不应求,同时通过市场调研和毕业生反馈,本专业也在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2011年初,会计电算化专业已被正式列为学院“十二五”期间的重点建设专业(精品专业),并于当年申报省级特色专业。二、专业建设目标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会计电算化方面人才需要的变化,结合目前出现的院校之间财务会计专业竞争状况和我院的实际情况,在巩固原有专业特色的基础上,精选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进一步明确专业建设方向,强化建设目标,有效利用内部和外部各种资源,走差异化发展与竞争之路,形成本专业新的优势。同时以此辐射或影响我院另外几个同类专业(如会计与审计、财务信息管理、财务管理等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及质量。专业规模:将在校生人数控制在600人左右,同类专业在校生人数稳定在2000人左右。课程建设:建设一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学院精品课程。建设目标:在不断变化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市场,形成新的优势,特别是为国家会计信息化建设战略输送合格人才,将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成为省级品牌专业。为此制定:(1)人才培养目标;(2)师资队伍建设目标;(3)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建设目标;(4)教学质量监控目标等(详见后文)。[佐证材料]:1.财政部发布《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财会〔2009〕6号)2.财政部关于印发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的通知(财会〔2010〕19号)3.安徽省“十二五”发展规划4.合肥市“十二五”发展规划5.合肥财经职业学院专业建设“十二五”发展规划6.会计电算化省级特色专业申报材料三、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强的市场经济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面向经济工作第一线,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熟悉会计基本理论及相关经济管理知识,具有会计核算能力,掌握常用财务软件操作,能较好地从事会计手工核算及计算机处理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一)专业定位根据会计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确立本专业的开办定位:依托安徽本地市场需求,面向江、浙、沪等较为发达地区的各类企事业单位和社会中介机构从事会计手工核算及会计电算化处理等工作。1、主要岗位群(1)会计核算岗位(2)财务管理等岗位(3)审计等监督岗位2、其他就业岗位群纳税筹划、仓库管理、财经文秘、信息搜集、物流管理、工商管理和统计等。(二)课程与岗位能力分析根据本专业的职业面向、社会对本专业人才职业岗位能力的需求,结合现行的国家有关职业标准(参照“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证考试大纲”),将岗位所需的能力进行分解,确定本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要求(包括素质要求、能力要求、知识要求),可以用下面的课程与岗位能力分析对照表来表示。如下图所示:课程与岗位能力分析对照表岗位群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的岗位能力、素质知识要求对应课程获取职业资格证书项目及等级通用能力素质(素养)素质:较高的思想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