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强化语文实用文体和实用口才的教学[摘要]语文教学最基本的亦或最核心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我国新形势下发展起来的职业教育又对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提出了更为迫切的具体的要求。[关键词]课程改革实用性口才文体对于语文课的学科性质,自60年代以来,通过文道关系的讨论,通过“反对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和“不要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课”的反复思考,已经明确语文是工具,语文具有工具课的性质。但是,时代毕竟在发展,随着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也对语文的工具性提出了相关的具体更高的要求。那么随着职业技术教育在我国的迅猛发展、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如何使得改革具有有效性从而力求尽快地高质量地适应新形势下的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呢?对技术与职业教育(TechnicalandVocationalEducation,缩称TVE),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5届大会(1989.10.17~11.16,巴黎)通过的《关于技术与职业教育公约》有如下表述:“‘技术与职业教育’指各种形式和各种级别的教育过程,除普通知识外,还包括技术和有关科学的学习,以及获得与经济和社会生活各部门的职业有关的实用技术、专门技能、态度和认识。”由此可见职业技术教育所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我们暂且忽略掉教育层次的差别来看,财经类中、高职教育的主要目标可以说都是为了培养应用型的人才以适应财经行业的发展需要。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要能写小说、诗歌,但一定要能写工作和生活中的实用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口才亦然。语言文字运用的教育是语文和其他学科教育的根本区别,也是语文学科自身独有的一个不可替代的功能。语文学科的性质核心在于语言技术的培养,然而,不难发现,我们的学生虽经过了从小学到中学不间断的语文课程的阶梯似的系统的学习,可是语文运用能力在实践中的表现却不尽然。比如说基本的请假条写的不规范不完整,基本的个人介绍内容表述不清逻辑层次混乱。所以,语言技术的培养必须在实际应用中才能得到锻炼从系统科学的观点看,语文教学系统中的教材、教法、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是一个有机统一体,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广泛涉及到教育教学以及课程管理与政策的方方面面。今年我校的语文课程改革在社会新形势这个大环境的推动下和学院领导的重视下进行了从教材到教学方法再到考核办法的较为系统、全面的改革实践。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是编写适合财经类高职生的实用性教材和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并且试图在工具(适应生存)与能力(适应发展)两个点上渐进着力。初见成效。编制新讲义应该说,教材在整个课程体系具有重要的地位,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教材的研制开发是每次教育改革或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是教育改革或课程改革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为此,我教研室首先将讲义的统编工作围绕在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上展开。一个中心就是实用性,两个基本点就是写作与口才。初步拟订了类似“实用口才学”与“实用文体学”的名称。实用性这一点充分地考虑到了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的需要和学生就业环境现状。立足于此,对讲义的内容进行了精心的鉴别筛选,总的原则是:够用为度,实用为宜,典型为准,实训为主。在同一个指导方针下对传统的演讲与口才和财经应用文写作两个课程进行了整合,并剔除了运用不广泛的陈旧的知识点,突出强化了适用广泛的财经类职业所需的实用性内容。强化了语文的写与说的工具性质,即动手和动嘴功能。讲义体例按照每章节分为内容和实训两个部分汇编。内容是告诉学生语文工具具体是怎样的,实训部分则具体培训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二者相辅相成。内容上只保留必要的理论性知识,而甄选了大量的有关的新颖典型例文,以便于学生借鉴模仿。语文一个重要的属性是交际工具,要学生掌握好这个工具,单凭口耳相授是不可能的,叶老先生在《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一文中说训练就是为使学生把学得的东西变成他们自己的东西而进行的活动。叶老先生虽未揭示“训练”的内涵,却道出了要把“学得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必须通过训练才能形成的基本观点。语文训练的重点是指在特定的情境和要求下一句话、一个段落都值得学生推敲、品味才能悟出一种表达规范的语言现象。由此,实训部分的独立权重可见一斑,需要根据章节内容的重点和关键知识点的运用进行合理而丰富的设计,并单独成篇。实用口才学部分主要的知识点有语言思维、态势语言、交际口才、沟通口才、劝说口才、求职口才、演讲口才、论辨口才;实用文体学部分包括常用文书(请假条、申请书、思想汇报)、事务文书(计划、总结、调查报告)、公务文书(公文格式、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及其他实用文书(合同、自荐书、求职信、实习报告、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