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数字化校园—一个信息技术教师的认识与理解从陈经纶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开始,北京的信息化建设由硬件投入开始转向“学校信息化应用”的投入。北京市教委近年来也在大力推动数字化校园在中小学的建设,期间组织过区县级的数字化校园培训、数字化校长论坛以及网管层面的培训等大量工作。数字化校园已经成为了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助推器”。作为一名从一开始就在关注这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普通信息技术教师,有着很多的切身体会。下面我就从一个普通信息技术教师的角度谈一谈我对数字化校园的一点看法:校长的信息化意识决定了数字化校园的成败校长是学校发展的领头羊,校长的信息化意识决定了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前景。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不需要校长懂得很深的信息技术理论知识,但是一定要有信息化建设大发展的意识。现在有很多学校还存在“电教部门”,我个人认为这个部门应该称做“信息中心”或者“现代教育技术”更为合适。因为这绝不是仅仅在名称上的变化,而恰恰反映了校长对“信息化建设”认识与理解。正是这种陈旧观念导致了学校的信息化建设的停滞不前。在他们的眼里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无非就是师生电脑的维护、照相、摄像等常规工作。他们还远远意识不到数字化校园的重大意义,更想象不出数字化校园给学校带来的巨大发展空间。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很多学校都已经建立了数字化校园,而有些示范校、名校却没有建立的原因吧!信息化部门负责人要为数字化校园做好长期规划校长有了前卫的信息化建设的意识,是不是说学校的数字化校园就一定能取得成功呢?我们有部分学校早已建立好了数字化校园,可是实际应用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我曾经参观过2所学校的数字化校园并和学校的网管教师做了交流:学校的具体做法就是把各个部门的领导召集在一起,大家提出建议然后由公司来汇总并实现。最终的结果是增加了几台服务器、建了校内、外平台,顺便还可能采购了急需的其他设备。虽然他们参与了数字化校园的规划,但并没有起到重要作用。作为学校的信息化发面的“专家”并没有提出自己对数字化校园的认识以及根据学校的实际需求提出合理的、长远的规划。每一个学校的自身状况不同,必然导致对数字化校园的需求不同。因此,我认为学校信息化部门的负责人必须对数字化校园有着深刻的认识,凭借自己深厚的技术素养为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做好长期发展规划。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资金不被浪费,我们的信息化建设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教师信息化水平决定了数字化校园的应用效果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不仅取决于校长的信息化意识、部门负责人的信息技术素养,与我们每一位老师的信息化水平也是息息相关的。这对于推动数字化校园的应用是十分重要的。有的学校数字化校园建好后,老师们只应用了有限的功能。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部分老师对信息技术有一定的畏惧心理,不肯下功夫进行钻研、应用。因此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水平能够大力推进数字化校园的进程。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教师怕麻烦。因为有了数字化校园后教师的工作不但没有减轻,反而是加重了:不但要在网络上完成,还要完成纸质的部分。比如说教师的教案、学生的成长记录等,这就需要学校大刀阔斧为教师们减负。众所周知,数字化校园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目标,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市区教委的领导下,学校的积极努力下,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不断的探索,大家的共同努力,数字化校园一定会遍地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