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教案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教案,欢迎大家分享。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教案1教学目标:1.情感与态度认识良好的卫生习惯是爱护自己、尊重他人、热爱生活的表现,激发学生爱清洁、讲卫生的愿望。2.行为与习惯知道爱清洁、讲卫生是文明行为,有利于身体健康,要从小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习惯。3.知识与技能知道个人卫生的基本要求,学习讲究卫生的策略,掌握保持个人卫生的具体方法。4.过程与方法通过讲故事、辨析讨论等形式感受爱清洁、讲卫生的良好习惯在日常生活及与人交往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动手实践,学会正确的洗手、洗脸。第一课时教学准备:1.故事《小猪胖胖和他的伙伴们》和“观察哨”相关图片制作成多媒体课件。2.制作小白鸽头饰。3.录音:知识老人的话。教学过程:(一)听故事,引出话题1.出示图片,引出故事主人公胖胖。2.胖胖热情友善,喜欢交朋友,可是小伙伴们却不愿意和他一起玩,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故事屋,听听他的故事。3.播放故事《小猪胖胖和他的伙伴们》4.听完故事,你们知道大家为什么不愿意和胖胖玩吗?5.说说胖胖这些不良的卫生习惯有什么不好?6.如果你是胖胖的朋友,你想对他说些什么?7.小结(二)细观察,明白道理1.怎样做才算是爱清洁、讲卫生的表现呢?2.观察图片,想想谁是爱清洁、讲卫生的“小白鸽”?3.小组讨论4.全班交流5.小结:讲究个人卫生,注意公共环境卫生,他们真是爱清洁、讲卫生的“小白鸽”。(三)找榜样,提升认识1.大家来评评我们班的“小白鸽”2.小组评比,说出具体事例。3.颁奖4.现场采访5.课件出示讨论要点6.对那些不讲卫生的小朋友,你想说些什么?第二课时教学准备:1.准备酒精棉球。2.准备洗手的视频。教学过程:(一)猜一猜,引出话题1.出示谜面2.你知道这是什么吗?3.课件出示谜底4.小朋友们,我们的小手能做什么?5.我们有一双能干的小手,手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可真大呀!让我们一起鼓掌,夸夸我们的小手。6.找出两只小手最干净的小朋友。7.让我们一起来检查一下,这两个小朋友的手是不是洗干净了?8.你们看到了什么?说说自己的发现。(二)做一做,实践体验1.活动一:洗手(1)洗手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应该怎样洗?(2)让我们来仔细看看洗手的具体步骤和要求。(3)你们看懂了吗?(4)我们一起来学学看(5)交流评价(6)出示洗手儿歌,齐读。(7)补充资料。2.活动二:洗脸(1)学会了洗手,你会洗脸吗?说说平时你是怎样洗脸的。(2)学唱《洗脸歌》,从中你知道怎样洗脸了吗?(3)让我们一边唱《洗脸歌》,一边学着洗脸。(三)议一议,加深认识小组讨论:(1)除了洗手洗脸,生活中你还有哪些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呢?(2)为什么要讲卫生?(四)画画常常,促进成长1.你有哪些卫生好习惯,请写在叶子上,涂上颜色。2.学生填写、涂色,教师巡视。3.小组讨论交流,推荐本组的卫生标兵。4.一边拍手一边唱拍手歌。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教案21.知识与技能(1)了解大自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给予辛勤劳动的人民丰厚的回报。(2)增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力、感受力和欣赏力,主动去保护环境。2.情感与态度(1)愿意亲近大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大自然的美。(2)通过了解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礼物,培养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情感。3.行为与习惯(1)能积极地投人到学习活动中去,逐步培养爱提问、爱实验的习惯。(2)体会大自然的美,进而培养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4.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交流、课件展示、观看录像,了解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礼物,做到感谢大自然,保护环境。教学重难点1.重点:(1)知道大自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给予辛勤劳动的人民丰厚的回报。(2)体会大自然的美,进而增强环保意识。2.难点:通过了解大自然的信息,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体会大自然的美,增强环保意识。教学设计: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大自然的风景图片。学生准备:跟家长一起搜集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礼物。教学过程活动一:大自然的礼物——米饭、丝绸(课件展示美丽的自然风景)师:请同学们尽情地享受自然风景,感受一下自然之美!学生在美丽的自然风景中尽情享受。师:接下来是猜一猜环节,当我播放完一个画面时,请同学们思考并展开讨论。(课件展示画面)画面一:教材图一生:农民伯伯在稻田里插秧。画面二:教材图二生:农民伯伯收获稻谷。画面三:教材图三生:稻谷变成香甜的米饭。画面四:教材图四生:养蚕,喂桑叶。画面五:教材图五生:蚕宝宝长大了,开始吐丝。画面六:教材图六生:春蚕吐出的丝织成漂亮的丝绸。注意:在看图一思考一讨论一得出结论的过程中,老师要起到引领、点拨的作用,让学生把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