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实心球教案实心球教案【优选】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实心球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实心球教案篇1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坚持“健康第一”指导思想。根据“两端式”教学的基本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适合于实心球教学的课堂情境,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真正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做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充分发挥君朋小组的作用,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体现和学生的情感体验。以此来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潜能的充分发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二、教学背景分析:1.本课时数内容分析:实心球项目为我校高一年级学生田径必修模块内容之一,本学段的实心球教学共包括4次课。本课为第一次课,本次课是在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进行的一节田径必修课教学,教学对象为高一年级学生。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日趋成熟,已具备了独立思考、判断、概括等能力,在身体锻炼中也具备了较高的基本运动能力。前抛实心球是《新课标》要求学会的基本动作之一,它是学习较复杂投掷动作的基础,也是一种自我力量练习的基本方法。在课的练习安排上,必须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即面向全体,又注重个性发展,注意运动安全,并采用“小组互助”学习的组织形式来保证课的目标的实现。2.学生情况分析:本次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一年级三班、五班的男生,共40人。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强,身体素质属中等水平,思维活跃、练习积极主动、集体荣誉感强,能够积极地配合教师的授课。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建立投掷实心球的技术意识,学会双手前抛实心球的出手角度和快速甩臂的方法。2.运动机能与身体素质目标:通过学习发展学生的协调能力,使70%左右的学生初步掌握双手前抛实心球的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发展学生灵敏、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3.心理品质和教育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品质,使学生体验成功乐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现团队协作精神。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蹬地、收腹。2.教学难点:甩臂。五、教学手段和主要教学方法、教学资源:1.主要教学方法:两段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师生互动的合作式教学、生生互动的合作式教学等。2.教学手段:先分解后完整、循序渐进、区别对待、个人展示等教学手段。3.教学资源:A.教师资源:授课教师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理论基础,能够深刻的理解教材,在课堂上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有针对性的练习方法,课堂教学效果显著。B.场地器材资源:本课的教学器材可以有效地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为学生安全、主动地学习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六、教学流程示意图:略七、学生身心状态预计:整堂课的练习密度约为:35%-----37%,练习强度中等偏上。八、课堂情感氛围:1、激发兴趣;2、积极思维;3、协作互助;4、守纪、紧张、奋进、活泼。九、安全预案:1.见习同学建议随队见习,如果身体条件允许应做技术模仿,特殊情况可以休息。2.充分做好准备活动,每项技术练习前向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防止出现伤害事故。3.如学生突感身体不适(头晕、恶心、腹痛等)应及时安排休息或送医务室检查。4.如学生出现意外伤害及时送医院进行治疗。十、教学过程:一、开始准备部分:10分钟1.课堂常规:2分钟2.准备活动:8分钟学生端(第一端)A.慢跑练习:B.君朋小组带操。教师端(第二端)教师根据项目特点进一步带领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活动。二、基本部分:30分钟学生端(第一端)学生按照君朋小组的分组,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实心球技术的模仿和练习。5—8次3分钟教师端(第二端)1.教师根据学生的模仿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示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动作技术的要领。1次2分钟。2.把学生分成四组,每组人数相等相向站立,距离15米,第一排学生以两臂侧平举分开,练习时由体育小组长指挥,统一口令进行投掷练习,强调注意安全,教师可以在中间进行强调,及时发现学生错误动作并加以纠正。8-10次6分钟3.学生根据君朋小组的分组进行小组间的合作学习,并相互作出评价。8-10次6分钟4.教师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找出掌握技术较好的学生进行示范,由学生集体对该生的动作进行讨论和讲评,教师提出改进建议和下一步的练习计划。1次2分钟5.学生根据教师的建议和自身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8-10次6分钟素质练习:行进间单脚交换跳50米2组5分钟三、结束部分:5分钟学生端(第一端)以君朋小组的形式进行身心放松。2分钟教师端(第二端)教师根据学生的放松情况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