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思品试卷分析.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思品试卷分析.doc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思品试卷分析.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思品期末调研测试卷分析一、试卷简析1.题型、题量及分值:本卷共四道大题,26道小题。全卷共100分。1-20题为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21~23题为简答题。三个小题共17分。其中,21题为填空题,共五空,每空一分,满分5分;22题为读图辨析题,6分;23题为判断分析题,6分。24-25题为材料分析题,共22分。其中,24题10分,25题12分。26题为实践探究题,21分。2.试题特点:从难度看,大概容易题占60%,中等难度题占30%,较难题占10%。从考察面看,全卷涵盖的知识面较广,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基本突出考查了教学中的重点理念,尤其侧重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范围设置包罗了本册教材的所有内容。难易度较低,面向全体,兼顾了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一定的梯度。能有效地考查学生在本学期学习的效果。从命题选材看,试题题材贴近学生实际,注重学生感悟。在命题方式、选材立意等方面,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二、试题解题情况1.选择题全对的只有约5%,30分以上的约70%。整体来看,这些题都是较容易解答的,只要用心审题,仔细辨析选项,是可以全对的。学生丢分的主要原因是审题不清、草率选择撞大运。2.简答题21题紧扣教材,学生很熟悉,完成得很好,正确率达85%以上。22题为读图辨析题,得分率约在65%左右。学生失分主要是不能由图片联系到所学“交友要坚持原则”的知识点上。23题得分情况较好,得分率约在80%以上。不足之处,是部分学生答题不分点书写,理不清头绪。24题为材料分析题,考察依赖性的危害及如何克服。学生答题情况总体很好,得分率约在85%以上。25题也是材料分析题,考察对人生价值的认识。总体得分率约在80%左右。部分学生第二问丢分严重,主要是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准确,观点理解、教材的把握不到位。26题为实践探究题,让学生设计黑板报。该题贴近学生的学习实际,突出考察了教学的重点。多数学生此题得分率约在75%以上,有约四分之一的学生得20分或21分。三、存在问题1.从丢分原因来总体分析,丢分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审题能力不够强,基础知识掌握不熟练,不扎实。很多同学单凭个人感觉答题,忽视了基础知识是答题遵循的依据。可见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还不够扎实。这样是得不到高分的。2.答题能力、技巧差,不分层次不分点,逻辑性差。思路狭窄,不能从多角度,全面地分析论证问题。3.一部分学生理解问题能力差,观点理解不到位,语言表达能力不强,有时词不达意,答非所问。4.有的学生考试态度不端正,书写潦草,错别字连篇,不能认真对待试卷,认真作答。5.针对性不强,把相关课文简单大量抄写在试卷上,抓不住采分点。6.平时的养成习惯差,答题不规范,乱写乱画。7.部分学生答题速度慢,复习欠认真,前面占用时间过长,以至于没有时间做后面的题目,导致空白失分。四、应对措施1.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深入钻研课标、教材,把每堂课上得更精彩,使书本上的知识变得鲜活起来。教师尤其需要在备课上狠下功夫,紧紧依据课程标准,以教材为载体,把握每课重难点,讲清来龙去脉,丰富内容,补充教材,采用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使书本上的知识变得鲜活起来,让思想品德课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对思品课的兴趣。2.强化基础知识的教学。基础知识是根本,万变不离其宗,选择题错的原因大多就是基础知识不牢固。一环扣一环,没有基础知识的支撑,材料分析题也就更难了。要以课标为纲,以课本为本,注重基础,稳扎稳打,适当综合,分层提高。尤其要根据思品课综合性的特点,注意学科教学要从学生适应社会公共生活和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实际出发对学习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努力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学科能力。3.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养成勤思考,多动手的好习惯。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他们自己成长中的一些问题,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4.加强技巧性训练。对学生加强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学科述语,全面、完整答题的能力,要加强思品课语言规范性表述的教学,要求在答题中表达准确,没有歧义;表达完整,没有信息缺失;表述符合逻辑,没有割裂甚至自相矛盾。5.加强学法指导,教育学生答题时都要遵循“题在书外,理在书中”的原则。教师在教学中要教育学生如何审题,教会学生审清时间、空间;审准关键词的意思;审准答题方向。选择题怎么做,材料题怎么做,问答题怎么做。从哪入手,如何表述,有计划地用相关试题进行针对性训练,让学生明确答题要领,从而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试能力。6.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要放松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让他们养成认真阅读,认真答题,认真写字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