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置及报告规范食品安全事故定义相关应急预案及技术指南国家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1总则1总则1总则食品安全事故分级、响应标准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江苏省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2.3较大食品安全事故(Ⅲ级)(1)事故影响范围涉及市级行政区域内2个以上县级行政区域,给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带来严重危害的;(2)造成伤害人数100人以上、或出现死亡病例的;(3)市级政府认定的其他较大食品安全事故。2.4一般食品安全事故(Ⅳ级)(1)事故影响范围涉及县级行政区域内2个以上乡镇,给大众饮食安全带来严重危害的;(2)造成伤害人数30以上、100人以下、未出现死亡病例的;(3)县级政府认定的其他一般食品安全事故。上述有关数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江苏省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预案(试行)按照《江苏省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预案(试行)》、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卫生部第37号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国家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国务院2011年10月5日修订,14日发布)规定,尽早尽快向上级业务机构和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责任报告单位(1)有关单位,包括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单位、与卫生保健工作有密切关系的机构,如检验检疫机构、教育机构等。(2)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卫生行政部门。责任报告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卫生人员,发生食物中毒的单位负责人及公民。报告时限和程序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单位发现食物中毒事件,应当在2小时内尽快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2小时内尽快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同时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应立即组织进行现场调查确认,及时采取措施,随时报告事态进展情况,并指定机构进行网络直报。发生特别重大、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时,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可直接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内容食物中毒事件报告分为首次报告、进程报告和结案报告,要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事态发展和控制情况及时报告事件进程。报告的主要内容:发生食物中毒单位、地点、时间、中毒人数、主要临床症状、可疑中毒食物、危害范围、中毒原因的判定、危害范围及采取的主要措施,需要解决的问题和要求等。报告方式通过传真、电话报告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办法报告方式、时限和程序获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应当在2小时内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属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同时进行网络直报,直报的信息由指定的专业机构审核后进入国家数据库。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应采用最快的通讯方式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报送属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业机构,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的专业机构,应对信息进行审核,确定真实性,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同时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报告同级卫生行政部门。事故信息来源(1)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单位与引发食品安全事故食品的生产经营单位报告的信息;(2)医疗机构报告的信息;(3)食品安全相关技术机构监测和分析结果;(4)经核实的公众举报信息;(5)经核实的媒体披露与报道信息;(6)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机构、其他国家和地区通报我国信息。报告主体和时限(1)食品生产经营者发现其生产经营的食品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公众健康损害的情况和信息,应当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和负责本单位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有关部门报告。(2)发生可能与食品有关的急性群体性健康损害的单位,应当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和有关监管部门报告。(3)接收食品安全事故病人治疗的单位,应当按照卫生部有关规定及时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和有关监管部门报告。报告主体和时限报告内容江苏省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预案(试行)江苏省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预案(试行)江苏省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预案(试行)规范的应用范围;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的基本原则,规范的适用范围是发生或可疑发生健康损害事故的食品安全事故。2定义食品安全事故,指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源于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故。3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的任务是运用流行病学方法,对事故所致人群健康损害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确定事故有关因素,包括致病因素、污染食品及污染原因,为事故性质判定、提出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建议提供科学依据。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规范主要内容5章23条第一章总则事故调查的原则:第三条事故流行病学调查的任务是利用流行病学方法调查事故有关因素,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