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垄断1.ppt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PPT 页数:93 大小:7.8M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六章 垄断1.ppt

第六章垄断1.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六章第一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从它确立之日开始,已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说明二、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垄断是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列宁概括出垄断资本主义有五个基本特征(19世纪末至二战结束):1、垄断的形成⑵19世纪末生产集中迅速发展的原因◎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第二次科技革命导致重工业部门占据主导地位,重工业企业规模大,属资本密集型企业,一般是股份制公司,客观要求集中大量资本,这给生产集中提供了物质条件。◎竞争和信用的杠杆作用。◎危机的频繁爆发。1873—1907年先后爆发五次经济危机,危机期间出现企业兼并和合并浪潮。◎战争的影响。一战期间,与战争有关的企业,如钢铁、造船、军火等企业在政府的扶助下,生产规模急剧扩大。(3)垄断的产生②垄断的含义:一个或少数几个大公司通过控制一个或几个部门的生产和流通,规定垄断价格,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形成的独家操纵或几家联合操纵。垄断的内容:包括规定或限定产量、瓜分市场、制定垄断价格。甚至还包括控制原料产地、运输条件和先进技术等。垄断的目的:保证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垄断的形式:市场垄断和总体垄断。(4)垄断组织发展的三个阶段和主要形式②含义垄断性的大公司或大企业的联合.形式(国内)简单形式:短期价格协定(以美国的普尔和瑞恩为代表,仅涉及到价格的制定)高级形式: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二战后,出现了新的垄断组织形式:巨型混合联合公司---跨部门、跨行业的,实行多样化生产的新型私人垄断公司。是混合兼并的结果。如,美国电报电话公司,其生产经营的业务包括长话、通讯器材、食品、化工、人造纤维、建筑和保险投资等等。卡特尔2、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1)垄断利润②来源:内部和外部来源A、垄断企业的劳动者创造的m和超额m;B、在流通中通过垄断价格取得的价值和m;C、通过国际贸易和资本输出取得的财富;D、通过财政(价格补贴和减免税收等)和信贷(优惠贷款)等再分配占有的一部分m.①含义:垄断组织凭借垄断地位而规定的,旨在保证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垄断地位是指控制一个或几个部门的大部分生产和销售◎包括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垄断高价是垄断组织出售商品时的市场价格,即高于价值或社会生产价格的市场价格(卖方市场)。垄断低价是垄断组织购买商品时的市场价格,即低于价值或社会生产价格的市场价格(买方市场)。◎垄断价格=成本价格+垄断利润②垄断价格的出现,并不违背价值规律垄断价格不是随意制定的价格,仍要受市场供求变化的影响;垄断产品供给过多,必然引起价格下降。这正是垄断组织制定垄断高价时必须限制产量的原因。垄断价格出现,并没有使社会价值总量增加;垄断价格只是对既定的社会价值总量进行再分配。垄断价格的变动,最终要受该商品价值变化的影响。3、垄断和竞争(2)垄断时期竞争的形式①垄断组织内部的竞争。垄断组织一般由若干企业组成,各个资本家围绕生产份额、销售份额、市场价格、股票控制额、利润分配和领导权等展开激烈竞争。特别在成员的实力对比发生变化时,竞争更加激烈。②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包括两种具体形式:ⅰ同一部门的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公开或隐蔽的价格竞争、非价格竞争(促销、质量和服务竞争)和市场外竞争(争夺原料产地、技术专利、人才、运输条件等);ⅱ不同部门的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竞争投资场所,控制原料、能源来源等。③垄断组织和非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控制与反控制、掠夺与反掠夺之间的斗争。④非垄断组织(中小企业)之间的竞争。前三种属垄断性竞争,最后一种属自由竞争。(3)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与自由竞争比)①竞争的目的不同。是为了取得对部门的垄断统治,从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②竞争手段不同。不仅包括经济手段,而且包括政治和暴力手段(向政府派代理人,刺探商业秘密,暗杀等)。③竞争的范围和程度不同。竞争更加激烈,竞争的范围扩大到国外。④竞争双方的地位不同。自由竞争是平等的、充分的、表现为等价交换和资本的自由转投;垄断组织与非垄断组织的竞争是不平等的,表现为不等价交换和设置进入壁垒。(新知识:对垄断和反垄断的重新认识一、垄断存在的原因行业中出现垄断的原因主要由三个:1、竞争引起生产集中,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高度,必然引起垄断。竞争引起资本集中和生产集中,当一个行业的大部分生产和销售被几个大企业控制时,彼此间容易达成协定,并对外实行进入壁垒。2、人为的和法律的因素引起的垄断。在市场经济中,由于政府的特许或政府行政管理的介入,使得一些行业存在着进入壁垒。例如,我国的进出口业务,由政府指定的专门企业来经营,这就人为的设置了进入壁垒。各国的专利制度一般都规定专利所有者享有某些特权,专利所有者可以利用法律手段形成市场支配力,即排挤外部资本进入,又谋取垄断利润。3、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