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两则讲学稿.doc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新闻两则讲学稿.doc

新闻两则讲学稿.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新闻两则》讲学稿课题:《新闻两则》课型:讲授课执笔:审核: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了解新闻消息的特点,并能进行简单分析2、体会语言的准确精练、铿锵有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3、增进学生对新中国创建历史的了解,引导学生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学习革命前辈英勇奋斗的精神。【学习重点】1、把握课文内容,了解新闻消息的一般特点2、体会本文准确简洁的语言风格【学习难点】引导学生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提高学生阅读的质量和速度【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走进毛泽东2、走进新闻(1)消息的结构一般包括五个部分:、、、、。其中,、、是必不可少的三个部分。标题是消息内容的提要,除了正题外,还可以在前面加或在后面加。(2)新闻的特点是、和3、读课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鄂豫区锐不可当溃退泄气绥靖歼灭阻遏要塞4、理清《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预习等级:好中差组长签字:二、学习•研讨1、《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2、《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标题导语主体三、巩固·拓展(一)去年七月,南线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实行英勇的进军以来,一年多时间内,除歼灭了大量的国民党正规部队以外,最大的成绩,就是在大别山(鄂豫区)、皖西区、豫西区、陕南区、桐柏区、江汉区、江淮区(即皖东一带)恢复和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创立了七个军区,并极大的扩大了豫皖苏军区老根据地。除江淮军区属于苏北军区管辖外,其余各军区,统属于中原军区管辖。豫皖苏区、豫西区、陕南区、桐柏区现已联成一片,没有敌人的阻隔。这四个军区并已和华北联成一片。我武装力量,除补上野战军和地方军一年多激烈战争的消耗以外,还增加了大约二十万人左右,今后当有更大的发展。白崇禧经常说:“不怕共产党凶,只怕共产党生根。”他是怕对了。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在去年下半年的一个极短时间内,我们在这一区域曾经过早地执行分配土地的政策,犯了一些策略上的“左”的错误。但是随即纠正了,普遍地利用了抗日时期的经验,执行了减租减息的社会政策和各阶层合理负担的财政政策。这样,就将一切可能联合或中立的社会阶层,均联合或中立起来,集中力量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势力及乡村中为最广大群众所痛恨的少数恶霸分子。这一策略,是明显地成功了,敌人已经完全孤立起来。1、概括本文段的主要内容?2、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取得了哪些成绩?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每条不超过10字)3、品读下列语句,回答问题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1)这句话用了生动的比喻,“森林”比喻,“生了根”比喻,“枝叶茂盛”比喻。(2)从修辞角度对这个句子作一简要评析。4、文中划线的“这样”指代5、本文语言准确精炼,试举例说明。(二)中考新闻题一、拟标题。拟标题是给出一段新闻,要求学生给这段新闻拟一个标题。这种题很多,它主要考察学生对文本把握的程度,也就是考察学生抓住文章主要信息的能力。如:例1、给下面一则消息拟写一个标题,要求不能超过10字。据新华社三峡工地5月20日电2006年5月20日14时,三峡坝顶上激动的建设者们见证了大坝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毕的历史性时刻。至此,世界规模最大的混凝土大坝终于在中国长江西陵峡全线建成。建设三峡工程,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和期待。今年汛期,三峡大坝开始全面挡水,可使长江中下游的防洪标准从10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千年一遇的特大洪水能够有效控制,长江中下游1500万人、150万公顷良田从此解除洪水威胁。三峡工程迄今已完成投资1260亿元。工程安装了26台70万千瓦的特大机组,年发电可达847亿度。高峡平湖的出现,还结束了川江自古不夜航的历史,万吨级船队可直抵重庆。二、补写类。一般有补写导语与补写结语。补写导语就是在给出的新闻上空缺新闻的导语,要求学生补写出新闻的导语。补写结语就是所给新闻空缺结语,要求补写上结语,补写结语也就是对新闻内容进行概括小结,这种题重在考查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补写导语的如:例2、导语是对消息核心内容的概括。请在下面这则消息的横线上补写导语。抗日战士聚徐州本报讯,今天是徐州沦陷纪念日。记者了解到,9名老人分别来自上海、北京、镇江、济南、南京、长沙等地,但都是徐州籍,年龄最大的86岁,最小的也已83岁。值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老人们相约在徐州沦陷日前夕,相聚到徐州,重话昔日的峥嵘岁月,再游当年生活、战斗过的地方。前日上午,他们参观后感叹徐州的变化太大了。这些耄耋老人谈起徐州沦陷前后的战斗经历,激昂慷慨,还激动地唱起了《救亡军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