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近现代史复习指导(一)一单元复习简要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这期间,我国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主要线索:外国帝国资本主义和中国封建势力相结合,把中国逐渐变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外国帝国主义侵略和中国封建势力的过程。一、五次重大的侵华战争二、一次深重的危机:瓜分狂潮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已经进入资本主义阶段,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为主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由俄国率先,各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美于1899年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使其在华势力一天天扩大。三、三次反帝(反侵略)反封建的运动1、1852―186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反帝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它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颁布了纲领,是农民战争的最高峰。2、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义和团,是农民阶级的反帝爱国斗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者,粉碎了帝国主义妄图瓜分中国的梦想。太平天国运动由阶级矛盾引起,义和团运动主要由民族矛盾引起,两者失败的主观原因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客观原因是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3、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而引发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但是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的性质。四、两次学习西方,以求富强的运动从19世纪60―90年代,清朝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洋务运动掀起的“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895年开始的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中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领导的维新变法运动,宣传救国图强的思想;1898年的戊戍变法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五、多方面的文化成就这时期的文化表现出西学东渐、新旧交替的特点,出现了一些进步的科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以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为代表的激进民主主义者,掀起了新文化运动,为中国人民的思想大解放起了促进作用。二)二单元复习简要一、这部分复习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根据历史发展的内在联系,我们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来理解和掌握。第一阶段: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第一次国共合作(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19年―1927年从1915年起,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激进民主主义者,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斗争锋芒直指维护封建制度的孔教,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新文化运动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1919年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1923年,中共“三大”制定了革命统一战线政策,决定同国民党合作。新三民主主义成为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国民党“一大”标志着革命统一战线建立。此后,全国工农运动迅速发展。还取得了两次东征的胜利。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进行了北伐。北伐军打垮了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革命形势由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国民政府也由广州迁到武汉。1927年,在帝国主义支持下,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不久,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了“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标志着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第二阶段:土地革命或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1937年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后,1927年4月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1928年,张学良决定东北易帜,服从国民政府统治。这样,南京国民政府在全国范围形式上完成了统一。为反抗国民党的血腥屠杀,1927年8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八七会议,通过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发动统治的总方针,先后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为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创建了红军,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揭开了序幕。国民党政府对革命根据地发动军事“围剿”。但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了,1934年红军被迫长征。1935年1月,红军在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是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936年,长征胜利完成。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1932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一二八事变,进攻上海,1935年日制造华北事变,1935年“一?二九”运动,全国人民揭开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十年内战基本结束。第三阶段:抗日战争时期或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1937年―1945年)1937年,"七七"事变揭开了全国性的抗日战争序幕。在民族危亡的关头,国共两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