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职业教育分级制度概述现代化建设对于技能型人才需求的层次性、专业性和发展性,构成了职业教育分级的客观基础。从分级标准可以反映出社会分工的复杂性和用人结构的层次性对职业人才应当具备的职业素养、技能水平和文化知识的具体要求。职业教育一般从1级到5+级,分六个级别。职业教育的1级和2级,属“基础性职业教育”,培养具有一定技能水平的初、中级劳动者。职业教育1级主要为义务教育阶段之后的职业准备教育,目的是帮助社会新增劳动力达到基本的职业资格准入条件,培养具有必要的职业素养和基本技能的初级劳动者,可以从事非技术类岗位或简单技能型岗位工作。职业教育2级相当于现行制度下的中等职业教育,主要为生产、服务一线培养具有一定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的中级劳动者,可以从事一般技能型岗位工作。职业教育3级和4级,属“提高性职业教育”,培养实用型、应用性高素质技能人才。职业教育3级属于高中后的职业准备教育,培养具有较好职业素养和一定管理能力的技能型劳动者,可以从事一般复杂程度的技能型岗位和辅助管理岗位。职业教育4级相当于现行制度下的高等职业教育,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技能型专门人才,可以从事比较复杂的技能及管理岗位工作。职业教育5级和5+级,属“发展性职业教育”。职业教育5级培养具有较高职业素质、文化素质和能力素质的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可以从事复杂的技术及重要管理岗位工作。职业教育5+级培养具有职业精神、开拓意识、领导能力、创新能力,能够解决重大生产任务、重大工程项目关键技术问题的拔尖人才,可以从事设计研发、工程技术及高级管理岗位工作。其中,5+级别为开放级别,对某些专业,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在5级之上,还可能出现6级、7级或更高级别。这种分级设计,形成了自下而上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逐级递进、教育内容和要求顺畅衔接、入学制度和形式开放灵活、质量保障和评价严谨科学的职业教育体系。为保证职业教育分级制有效运行,需要建立职业教育改革领导小组、职业教育标准委员会、职业教育授权委员会、职业教育评价委员会等管理机构。职业教育分级制度的实施机构则包括中等及高等职业院校、社区学院、企业培训中心、社会培训机构及部分普通高等学校。各类职业教育机构以职业教育分级制度标准为依据,负责组织实施职业教育教学,保障教育质量,经过考核达到分级标准要求的颁发相应的职业教育等级证书。职业教育分级制需要建立新的开放的职业教育入学制度,其基本框架是:初中后分流进入职业教育采取登记入学;职业教育逐级升学采取直通方式;跨教育类型升学(普通教育进入职业教育)采取考试或测试方式;成人入学采取考试或测试方式。职业教育分级制旨在建立一个面向人人、适应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拓宽现有学校职业教育的办学功能,扩大职业教育资源范围,增强人们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和可选择性。职业教育是一种区别于普通教育的教育类型,在教育模式上,按照分级标准设计教学方案,以学习者的既往经历、知识、能力为基础确定培养方案,以模块化教学和学分制管理为特点,形成柔性化人才培养模式,为受教育者提供职业生涯全过程指导,实施连续学习与弹性学习相结合的学习制度和教学管理模式。职业教育分级制宽进严出的入学制度、灵活的学习制度决定了建立职业教育评价工作机制的重要性。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是在本地区职业教育评价委员会的主持下开展的、职业院校评价委员会参与的、由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构成的人才质量保障机制,是决定是否授予毕业生相应职业教育等级证书的必须环节。职业教育分级制度需要建立针对教育对象的统一测评、内审外审制、考官制相结合的评价制度。具体是职业教育1级至3级主要实行内审外审制;职业教育4级以内审外审制为主,辅以考官制;职业教育5级和5+级实行考官制,确保人才培养质量达到标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