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努力****妙风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docx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熟读背诵课文,掌握文章内容。2、了解孔子“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教学重点通过反复朗诵课文掌握文章内容教学难点掌握文章的内容意义,熟练背诵文章。课时安排一课时。流程设计一、谈话导入教师组织学生谈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社会。相机引入。二、初步感知检查预习。指名读课文,教师相机指正。教师范读。学生聆听,自己不认识的字词加上拼音。教师领读。学生跟读,留心容易读错的地方,作上标记。学生齐读。一起读课文,准确明白节奏重音等。教师自渎。小声跟读,巩固读法。教师进行朗读指导:(1)大道之行也:用提示语气读,表明以下三句就是“大道”的内涵。(2)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要有停顿变化,不能连的太紧。(3)不必为己:后停顿稍长,收一层意思。(4)故外户而不闭:后停顿稍长。(5)末句:一字一顿,字字分明,语气肯定。组织学生开展不同形式的读。主要形式有:1、男生齐读。2、女生齐读。3、左边齐读。4、右边齐读。5、同桌齐读。6、学生自渎。指名朗读课文,组织学生集体订正。三、深入探究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自学。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注释,自主理解课文内容。互相说一说,听一听,指出其中的不足,记录共同存在的疑惑或有争议的地方。学生代表提出问题,教师相机组织解释疑惑或指正引导,形成共识。教师提出目标,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目标设计:1、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2、文中的纲领性句子是什么?3、“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4、“大同”社会的社会局面怎么样?教师给学生5分钟的探究时间,学生自主开展。指名发言,教师相机讲解强调。教师补充古代儒家人的政治理想,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题。组织学生再读课文,加深理解领悟。四、拓展延伸1、教师出示老子《道德经》片段,组织阅读,比较理解,加深认识。2、组织学生谈谈“大同”社会的理想是否能够实现。五、作业设计你认为孔子所追求的理想社会与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有无相似的地方?举例说明。附:板书设计大道之行也大同社会的纲领: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大同局面: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篇2【教学目的】1、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2、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尽快形成背诵思路,提高诵读能力。3、背诵并默写全文。【教学重点】1、要求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读出韵味,读出文意,最好当堂成诵。2、引导学生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教学难点】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孔子的社会理想实现了吗?我们现在的社会是不是大同社会”这个问题。【教学方法】1、朗读法。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3、探究创新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美好的生活谁都想过,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就有关于人类美好社会的构想,并给它定名为“大同”。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大道之行也》,就给我们呈现了一个理想社会,不妨让我们一同去感受感受。(板书文题)二、简介作者及背景参照课本178页。三、朗读课文,粗知文意1、教师播放朗读磁带,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2、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粗知文意。教师提示需重点掌握的词语:不独亲其亲(用作动词,以……为亲)男有分(fèn职分,文中指职业、职守)货恶其弃于地也(wù厌恶、憎恨)是故谋闭而不兴(奸邪之心。闭:闭塞,这里作杜绝)盗窃乱贼而不作:(乱,指造反。贼,指害人。作,兴起。)外户而不闭(用作动词,从外面合上。用门闩插门)3、通假字:选贤与能(“与”通“举”,选拔。)矜、寡、孤、独、废疾者(“矜”通“鳏(guān)”,指老而无妻的人。)4、教师具体指导朗读。5、全班齐读课文。四、翻译课文1、根据课下注解翻译课文。2、划出自己不能解释的字词。3、小组讨论解决。4、课堂交流翻译的情况。5、同位交流检查翻译的情况五、合作探究、讨论下列问题1、总领全文的语句是什么?照应此句的哪句话?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2、提问:怎样实施“大道”,实现“大同”(“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请找出相关语句,并作讲解。明确:“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天下为公”是说天下是大家的天下,不属于任何个人;“选贤与能”是说选拔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担任社会职务;用一个成语是“讲信修睦”说的是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良好的关系,讲求诚信,远离欺诈,崇尚和睦,防止争斗。3、提问: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理想的?⑴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把奉养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