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孕育服务文化-----------------------中国银行优质文明服务之我见当前,金融业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谁的信誉好,谁的服务好,能够满足不同客户差异化的需求,进而塑造领先于同业的服务品牌,谁就能占领更多的市场。如何为客户创造优质、高效、创新、多元化的的服务,在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同时,提升银行自身的价值,是银行生存的需要,发展的需要。深刻理解优质文明服务内涵,强化服务意识。银行是经营服务的企业,通过一系列满足客户购买和消费金融产品的互动活动,达到为客户创造价值,进而,在服务的过程中创造自身的价值。优质文明服务已成为我行“生存之基、发展之本,效益之源”。但优质文明服务不能自发的实现,必须通过严格、规范、科学的管理和员工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无私奉献的职业道德精神才能得以实现。每位员工都必须站在“行兴我荣、行衰我耻”的高度,坚绝摒弃“重业务、轻服务”的错误观念。牢固树立“服务创造价值”的理念。将优质文明服务内化为自觉的行为,把实现中行自身价值和实现个人人生价值有机统一起来,通过坚持不懈的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以适应中行改革的需要、发展的需要。在工作中要强化服务意识,首先要牢固树立“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把以产品为中心逐步发展到以客户为中心,对客户诚恳热情,谦恭有礼,了解客户的需求,赢得客户的信任。针对客户多元化的各种需求,量体裁衣地为客户提供专业、高效、个性化、周到的优质服务;其次要加强全行内部各部门、各环节,各岗位文明优质服务活动,坚绝杜绝相互扯皮,互相推诿,工作中要做到积极协调、相互配合,形成二线为一线,后台、中台为前台,全行服务客户的良好氛围。使全行整体服务质量再上一个新台阶,再创新局面,力争达到“创一流、超同业”的目标。完善服务手段,提升服务水平。服务始终是一个不断改进、不断提升的过程。当前,客户需求更趋多元化和复杂化,对商业银行文明规范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积极整合各项资源,积极规范和不断创新金融服务,共同提升银行业整体服务层次和服务水平,才能满足不同客户的差异化需求,才能实现中行和客户的“和谐共赢”。在网点的服务设施方面:要加强服务功能的细分,设立现金业务区、非现金业务区、自助业务区、代理业务区、大堂经理区、咨询区等;在落实各项制度方面:应严格依靠管理制度,包括岗位规范、统一着装、仪表举止、文明用语、电话用语等,这些都必须形成制度,成为员工的行为准则,严格执行。要定期、不定期开展优质文明服务检查活动,通过查看录像、明察暗访、客户反馈,及时了解优质文明服务落实情况,相关职能部门也要制定相应的指导意见,督促各机构网点制定明确的服务改进目标,提出有效的服务改进计划,定期向监管部门提交客户服务满意度评估。在员工业务技能和素质方面:要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和业务技能的培训,推行上岗资格认证制度,全面提高银行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在员工思想教育方面:要加强员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要深入开展职业操守教育,要认真落实各项文明规范服务规定,完善优质服务标准。突出服务的文化品位,孕育服务文化。随着金融业多元化竞争的加剧,客户对银行服务标准的要求更加苛刻。为了提升服务档次,满足客户需求,中国银行服务应突出文化品位,增强文化内涵,形成持久的文化感召力,增加人性化关怀,提升客户满意度,积极构建中国银行企业文化,扩大中国银行品牌影响,增强市场竞争力。而提升服务的文化品位,可以有效提升中国银行“奥运”品牌影响,通过提供文化气息浓厚的金融服务,进行多个层面的文化渗透,满足客户普通金融服务之外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形成中国银行品牌的文化效应,以人文关怀支撑物理产品,使服务同中国银行“以客户为中心”的文化氛围融为一体,做大做强中国银行品牌。要在营业厅营造一种温馨和优雅的文化氛围。在总行统一视觉标识的前提下,适度增加文化内涵,如:营业环境布置上突出文化背景,张贴油画,摆设盆景等,让客户在服务中感受到艺术的气息。另外还要经常开展一些文化含量较高的活动,将金融服务和文化活动有机融合。通过征文比赛、文艺演出、银企联欢、书画展览等活动,对内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对外塑造中行良好社会形象,扩大中行品牌影响。服务人员首先要提高自身文化品味。中行应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职业道德建设工作,重视人的精神资源开发,提高员工文化修养,增强艺术化沟通和交流的能力,全面打造一支高素质、高品位、高战斗力的综合服务团队。其次全行要形成一整套人性化、艺术化、系统化的营销策略,将中国银行的文化和品牌进行全方位营销。金融服务目前已不仅仅局限于微笑服务、文明用语、上门服务等表层上,而开始更深入到客户的家庭背景、年龄结构、个人兴趣、心理状况等较深层面,银行只有从更深层面上了解和满足客户的金融需求,才能真正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