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除夕诗话(256600)山东滨州学院中文系耿宝强春节是我国最悠久、最隆重、最喜庆的传统节日,过春节俗称过年。大年三十,人们习惯称为除夕,即取旧岁至此而除,新年即将来临之意。除夕之夜,送旧迎新,可谓“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明代懒云上人《都门除夕》中的“半夜两年梦”句,生动地道出了这一晚与往日夜间的不同之处。惜别过去的一年,期望美好的来年,如此复杂的情绪融汇在当晚的活动之中。何况同处除夕,有人在家团聚,有人在外漂泊,境遇不一,各有感受。这样的时刻,自然容易触及诗人的敏感心灵。因此,除夕之夜,正是诗人们最为酣畅淋漓的抒发情感的时刻。一千四百多年前,梁朝徐君倩的《共内人夜坐守岁》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人们在除夕之夜欢乐待晓的情景,是我国流传至今的最古老的守岁诗之一。他是这样写的:欢多情未极,赏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摧。农历过年,最高兴的是孩子,而老年人的欢乐又往往通过儿孙辈的欢乐衬托出来。这种特殊环境中的特殊情调,其中所反映的习俗、社会心理以及生活侧面,不是一般日常生活或端午、中秋等节日里能够接触到的。看南宋范成大的《卖痴呆词》: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穰钝滞迎新岁;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买。二物于人谁独无?就中吴侬仍有余;巷南巷北卖不得,相逢大笑相揶榆。栎翁块坐垂帘下,独要买添令问价。儿云:“翁买不须钱,奉赊痴呆千百年!“卖痴呆”本是江南地区逗引孩子的趣事,孩子却认真叫卖,稚情毕现;而老人执意独买,买了还添,慈意动人。这欣欢之态反映出的天伦之乐,将节日夜间的别一种欢愉,跃于纸面,读来引人入胜,使读者也乐在其中。在民间,除夕之夜,不讲排场,毋需阔绰,家家都是喜气融融,寓喧闹戏谑于质朴之中。明人沈宣,用较为俚俗的语言写实,填《蝶恋花》词,相当风趣地写出了一般人家除夕之夜所呈现的欢忙景象:锣鼓儿童声聒耳,傍早关门,挂起新帘子。炮仗满街惊耗1鬼,松柴烧在乌盆里。写就神荼并郁垒,细马送神,多著同兴纸。分岁酒阑扶醉起,阖门一夜齐欢喜。旧时,大年三十,一般人家通常是敲年锣鼓,放些爆竹,换上新的门帘窗帘,新贴春联和门神等等。但这一晚的活动中心,却是早早准备了的一顿“年夜埂薄胺炙昃评环鲎砥穑孛乓灰蛊牖断病?。,一年之末,酒阑人醉,全家大小高高兴兴度此佳节。至于说皇宫之内或一些富贵人家,除夕守岁也自然要比普通人家豪华得多。李世民曾以《守岁》为题写有一诗: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杜甫的祖父杜审言也同样写有一首《守岁》诗,把那些达官贵人守岁时谈笑风生、酒绿烛红的景象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季冬除夜接新年,帝子王孙捧御筵。宫阙星河低拂树,殿廷灯烛上薰天。弹弦奏节梅风入,对局探钩柏酒传。欲向正元歌万寿,暂留欢赏寄春前。除夕之吟,环境、遭遇不同,就会发出不同的咏吟。有一年,苏东坡在岐下任职。除夕之夜,思念远方的兄弟,写就《馈岁》、《别岁》和《守岁》三诗寄子由(苏辙)。其中的《别岁》这样说:……勿嗟旧岁别,行与新岁辞。去去勿回顾,还君老与衰。东邻酒初熟,西舍彘已肥。且为一日欢,慰此穷年悲。故人远行,还要依依惜别、迟迟难行,何况人生别离一岁呢?可怕的是,人之远行尚可归来,而岁行的流逝却不能追回了。它已经追逐着东流之水,流到大海之中,永无归时。……哎!不要嗟叹旧岁之别吧!因为我们很快就又要与新岁辞别。不悲哀嗟叹旧岁的流逝,又应该怎样对待这流光电闪一般飞逝的生命呢?苏轼的回答是在欢乐中享受生命,享受时光。你看,东邻酒熟,西舍肉肥,何不举杯畅饮,来慰藉那对于时光流逝的悲叹呢?这是一首生命之歌,显示了东坡初入仕途的困惑和对于人生终极意义的拷问,流溢着对于流光易逝的伤感和对于生命短暂的困惑。杜甫命途多舛,一生坷坎。有一年的除夕,他在别人家里守岁,很不遂2心,写了一首《在杜位宅守岁》: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盍簪喧枥马,烈炬散林鸦。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谁能更构束,烂醉是生涯。阿戎家的除夕,相当热闹,排场确也不小。列炬光亮如隔白昼,竟然连栖宿在树林中的乌鸦都被灯光赶跑了。但杜甫却没有感到什么乐趣。他见到上门道贺的宾客,对着主人点头哈腰,实在看不惯;自己却偏偏又在阿戎家里凑这份热闹。跟看“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可是,目前这般处境,到那儿去找较好的出路?与苏杜的伤感不同,唐太宗李世民的别一首《守岁》,雍容自若,别具一格:岁阴穷幕纪,献节启新芳。各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冰消出镜永,梅散入风香。对此欢终宴,倾壶待曙光。太平年间,君王无所杞忧,除夕之夜,万民同庆,自然畅乐齐欢。因此,李世民非常客观地指出年复年年是自然规律,毋需说短论长,倒是应该趁岁末之夕,“倾壶待曙光”将它作为一种特殊的享受。,全诗平和自若,意境自然,成了除夕之夜人们喜咏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