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全等》教学案例与分析.docx
上传人:曾琪****是我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图形的全等》教学案例与分析.docx

《图形的全等》教学案例与分析.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图形的全等》教学案例与分析《图形的全等》教学案例与分析(精选2篇)《图形的全等》教学案例与分析篇1设计理念:“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标准提倡的一个重要理念。教学不再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课堂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根据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结合本班教学实际,注重开放与生成,注重知识的建构,改变传统教学过分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实施自主开放式教学,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并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追求课堂活动的真实、高效。教材分析:“图形的全等”是实验教材七年级《数学》(下)中继“认识三角形”之后的一个学习内容,在《三角形》这一章(认识三角形——图形的全等——图案设计——全等三角形——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作三角形——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探索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图形的全等是从学生生活周围熟悉的物体入手,使学生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在实际动手操作中,认识图形的全等的一些性质;通过学生的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图形全等的意义,了解全等图形的特征。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对图形的分析能力,不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也为“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打下基础。学生分析:学生在前面学习了一些图形的有关知识,对图形已有一定的认识,也有了一定的研究图形的方式方法,并初步具备了合作交流、敢于探究与实践的良好习惯,敢想他人之所未想,敢说他人之所未说,敢做他人之所未做,学生间互相提问,相互评价,相互补充的互动气氛较浓。教学目标:1、借助具体情境和图案,经历观察、发现和实践操作重叠图形等过程。了解图形全等的意义,发展空间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经验。2、在操作活动中认识全等图形的某些特征。3、能从所给出图形中识大体出全等图形。4、自主探究,敢于实践,勇于发现,合作交流。教学重点:了解图形的全等与全等图形。教学难点:正确判别什么样的平面图形是全等图形。教具准备:把教材P130图5—16中的图形放大画在白纸上。学具准备:剪子、复写纸。教学流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观察、设想,导入课题。1、观察教材P128图5—14两组图形。[让学生通过观察,对图形全等有一个感性认识。]2、学校有一块正方形空地,现在计划对这块空地进行绿化。要求种上四种不同的鲜花,使种植这四种鲜花的空地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学校请大家作“规划师”,你能帮助设计几种方案吗?[创设情境,激发兴趣。]3、引入课题——图形的全等二、学生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等实践活动,加强对图形的认识和感受。[实施自主开放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经历和体验图形的变化过程,并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活动1:做一做1、复写纸印出任一封闭图形。2、把两张纸重叠在一起,用剪子剪出这个图形。[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全等图形]活动2:议一议1、提出问题:通过以上“做一做”,你感受或认识到这些图形有怎样的关系吗?引导学生概括得出:这两个图形能够完全重合,它们的大小和形状都相同。2、观察下面两组图,它们是不是全等图形?为什么?与同伴交流。⑴⑵3、举出生活中全等图形的实例。4、谈谈你对图形全等的认识:形状相同、大小也相同的两个图形能够重合。形状不同或大小不同的两个图形不能重合。不能重合的两个图形一定不相同。由此得出:两个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称为全等图形。[让学生自己概括出感知的知识内容,有利于进行开放式学习,有利于在实践中感悟知识的生成过程,并能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活动3:试一试找朋友。我们规定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图形是好朋友,你能帮它们迅速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吗?[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全等图形的特征,利用是否重合正确判定图形是否全等]活动4:画一画把下列图形划分为两个全等图形。并与同伴交流。[使学生在操作中,进一步认识全等,积累对全等图形的体验,提高学生对图形的分析能力,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活动5:想一想⑴两个等边三角形是全等图形吗?⑵正方形都是全等图形吗?⑶如果想让⑴、⑵中的图形全等,需要加上什么条件?试试看,新加的条件是否一定正确。[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活动6:练一练。1、拼一拼:如图,做四个全等的小“L”型纸片,将它们拼成一个与大“L”型全等的图形。[遵循巩固性原则。学生在充分想象的基础上,再动手操作,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验证自己的想象,进一步对全等图形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2、找一找:下面图形中有哪些是全等的?为什么?[让学生不仅能作出正确判断,且能说明理由,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活动7:猜一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