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职生教育从培养自信心开始陕西省泾阳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张愿713700摘要:职校生是一个不容忽视、不可小视的HYPERLINK"http://www.lunwencar.com/s/Society/"社会群体,应该是富有活力、充满朝气的青年群体,也必定是未来社会发展进步和城乡建设的生力军。中等职业学校只有高度重视学生的自信心培养,把职业学校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才能为社会输送合格的技能型劳动者,不负全社会的重托关键词:中职生自信心教育近年来,上级部门规定中等职业学校对符合条件的初中学生入校必须采用“零拒绝”政策,加上生源数量急剧减少,应了“放进篮子即是菜”的那句老话,在这样的背景下,从纵向比较的角度看,中职生源质量下降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然而,对每位学生的发展负责,是教育工作者应尽之责。我认为,抱着“决不放弃一个学生”的信念,中职生教育应从培养自信心开始。较大比例的中职学生入校基础差,各方面素质明显低于同阶段的高中学生,自信心不足。探究中职生自信心丧失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首先,他们中的大部分在初三时就被分流或放任,表现为自由散漫、组织纪律性差,缺乏自我约束能力,上课经常迟到早退,经常性地违反课堂纪律,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成绩差,时常受到外界的批评和奚落,甚至被视为“异类”。久而久之,有的就形成了敏感、缺乏自信、乖张暴戾的性格。于是,他们不再配合教师的教育,与教师抵触对抗,让父母也束手无策甚至处于极度绝望和无奈之中。其次,职业学校中的大多数学生曾是基础教育中被忽视的弱势群体,与他人在学习成绩上的落差导致了自信心不足,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反过来这种不良心理又对职校期间的学业产生了负面影响。由于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他们人生没有目标,前进没有方向,进入职校后,不知道干什么,学什么,混日度月,无所事事。再次,目前我们的社会和家长仍把升入大学作为衡量一个人有无出息的唯一标准,老师也偏爱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升人高中考进大学的名额是有限的,这样把有限名额以外的学生放在了“遗忘的角落”。在这种上大学是唯一正路的思想导向下,到职业学校学习就成了低人一等、被迫而为的一件事情。如何在职校阶段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呢?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教育者要充分认识到培育学生自信心的作用什么是自信心呢?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身力量和自我价值的正确认识、体验和评价,是坚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意志品质。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谁拥有自信,谁就成功了一半。”由此可见,如果在职校学习开始阶段,在他们感觉和接触到的前所未闻的职业技能教育的崭新环境之下,克服自卑心理,建立起自信心,将有助于他们振奋精神,昂扬斗志,激发追求成功的欲望。二、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07春计算机班的小琛同学是个顽劣的学生,通过在某中学担任校长的姑父做了不少思想工作才进入职校学习的。进校的第二个月,学校召开运动会。体育方面的跳高项目是他的强项,获得了年级组第三名,由于他取得了良好成绩,在班级中拥有了不少人气。另外,通过谈心了解到他利用假期学会了驾驶,对姑父的驾驶技术已“不值一提”。但他的缺点同样突出,上学每天迟到,上课必讲废话。在与小琛的数次沟通中,我们告诉他几个信息:体育老师认为他跳高过杆时动作改变一下,成绩还能提高,并有夺冠希望;在校学生中能驾驶汽车的人很少,能看到他人驾驶中的不足更是一种优秀能力的体现;迟到和讲废话是需要迫切改正的缺点,不要让欣赏你的师生们失望。事实上,他在不断进步,他的父母重新燃起了对他的希望。因此,引导学生正确地评价自己、认识自己,帮助他看准自己的优缺点,是非常重要的。在鼓励发扬长处的同时,督促他们积极克服自己的缺点,即使反复或失败也不要灰心丧气。认识到自己的缺点,才有可能不断地学习和改进,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本领。三、教师要帮助学生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体验成功的喜悦,不可一蹴而就,而是让学生通过尝试积累微小的成功。美国人布朗尼科夫斯基主张“通过一次微小的成功来增强你的自信心。”一个屡遭失败的人,很难建立起自信心。所以,确立切合实际的“期望目标”是建立学习自信心的关键。目标定的过高,他将再次遭遇挫折,不利于自信心的培养;目标定的过低,容易放松自己,容易得过且过。在课堂提问或课后作业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来设计课题,教师要让学生在尝试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通往成功之路的最大动力。“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一个人求知的起点,通过培养学习兴趣而使学生产生学习动机,能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一些困难和挫折,使其消除学习负担。,因此,培养职校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内驱力,从而减轻其畏惧学习的心理负担,使之拥有健康的学习心理,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