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数学竞赛总结.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1年数学竞赛总结.doc

2011年数学竞赛总结.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1年数学竞赛总结数学组:王盛友在学校领导的英明决策以及教务科颜科长的正确领导下,我对2012届学生部分学生进行了为期一年半的数学竞赛辅导;指导他们参加2011年全国中学生数学联赛,取得了一些成绩:王会丰同学喜获一等奖,(名次22名),劳有鸿、吴道雄喜获二等奖(分列37名,58名),陈蕤喜获三等奖(列84名)。获奖人次为历年最多,名次靠前。在数学竞赛方面,迈出了前进的一小步。现总结自己工作中的一些做法,供自己日后参阅及同行指正,想法不成熟敬请包涵!一、定调竞赛班的定调至关重要,是全力以赴为夺取数学竞赛的最高点,还是一边竞赛辅导一边提高高考成绩为辅呢?本校由于生源受限,也许领导、老师会倾向于后者。本人认为置之死地而后生,一开始不卯足劲,不朝着竞赛的冠军目标迈进,那效果可想而知,一定要全力以赴为竞赛。从学生的角度,目标不明确,没有必胜的信念,就会看不清方向;从培训的老师来看,竞赛成绩和高考成绩是脱钩的,时间付出了,高考成绩上去了,自己的付出是否有回报始终是个现实问题。更何况如果要想提高考成绩,单纯地培优效果也许更好,没有必要打着竞赛的旗号;试问学生如果竞赛都能学好,那能力水平上一个台阶高考成绩应该也会水涨船高吧?竞赛和提高高考成绩,应该不是矛盾的两个方面。解决这个问题,我想要么重点班的数学科任老师肩负竞赛,要么单独为竞赛开辟一块土壤。零零散散的辅导一下,又想竞赛出成绩,还要兼顾高考,不太现实。在操作层面上,全力为竞赛才能安排固定的时间,固定的教室。过去的一年,全凭我一己之力,身兼两个班教学,一周用两个晚上的自习六点到八点进行授课,时间业余,地点也换了好几个,学生人心也浮动。据我了解文昌中学用周六的时间,固定人数固定地点授课,取得的成绩不错。总而言之,定调了才好定时间,定地点,选材,做计划,要不然一切都是空谈。二、关于选苗1、浓厚的数学兴趣和正确的学习动机是克服学习困难的源动力。有了对数学的兴趣和志向,才能入选数学竞赛学习,吴道雄同学显现了对数学的兴趣和对数学很好的感悟能力,攻坚阶段他对数学甚至到了痴迷的地步。2、优秀的非智力因素很重要:志存高远好强执着,不堪落后,具有严肃审慎认真的特点,能积极持久地开展思维活动,乐于独立深入钻研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必不可少的,如王会丰这一方面表现突出。3、全面发展且单科突出的同学更易在竞赛学习中脱颖而出,尤其要有扎实的数学功底,偏科的同学往往后劲不足,容易顾此失彼。4、优秀的智力,稳定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也是竞赛活动中选手应具备的。畏难放弃的除了次重点一人获二等奖,获奖学生均为坚持辅导,坚持训练的学生,可见一斑。本届学生选拔是用奖学金测试的成绩选的,没有进行正规的竞赛测试。不好之处有三:其一特别突出的学生无法显现;其二有师出无名名不正言不顺的嫌疑;其三学生不是经过考取得到参加竞赛辅导资格,没有付出就有收获,不珍惜机会。建议:往后竞赛辅导,开班之处,一定要从严考试、严格把关,学生宜精不宜多。二、制定近期计划与学期计划高一年级的教学培训计划:1、按教材要求完成全部高中数学教学内容;2、基本完成全国中学生数学竞赛所涉及到的竞赛内容;3、完成竞赛涉及内容的常规训练;4、历届全国中学生数学竞赛预赛、复赛卷有所认识。目标:尽量让每一位参加数学竞赛学习的同学都能参加比赛,有人获全省二三等奖,使学生有成就感,增强学习信心。高二年级的教学培训计划:1、系统地按章节完成竞赛内容的第一轮复习,进行题型归类;2、进行思维方法的分类与培训;3进行难题及决赛题和国际奥赛题的训练;5、赛前强化训练。目标:尽量多的参赛学生获全省一等奖,有人能参加冬令营、全国决赛。如果情况允许,生源质量较好,三年规划立足长远一定能博出个天地。这个计划就目前来讲对我校的学生来讲也许有点高,但我相信事在人为。三、选好合适的教材与教辅资料现在市面上有关数学竞赛辅导的资料很多,也很乱,易难区别也特别大。选择能涵盖所有竞赛知识点,难度适当,有内容分析,有解题讲评,有一定量的难度合适的训练题的竞赛书1到2本是必要的,这次选用《奥数教程》有教材,配套答案,配套练习。另外,结合自己授课安排,推荐学生几本参考书,让学生在有余力的前提下去自学,去查阅也是必不可少的。需强调的是;以一、二本书为主,认真细致的逐一落实,不留死角,其他资料可作辅助参考,在不同的阶段,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推荐不同的资料学习,鼓励同学之间加强交流。四、不断激励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竞赛是难的,竞赛是苦的;因此我用心良苦,启动之初极力鼓励学生。2010年九月启动竞赛班之时;特邀何达权,颜炳稳科长举行开班仪式,颁发录取通知书,从学校层面提醒学生高度重视,让学生具有荣誉感,使命感。开班之时,学生人数达到35人,由于难度大,要挤占业余时间,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