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告业发展初期外商广告继续领跑!.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7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国广告业发展初期外商广告继续领跑!.doc

中国广告业发展初期外商广告继续领跑!.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三面翻:中国广告业发展初期外商广告继续领跑!1985年,上海电视台在《生活之友》专栏搞了一次"旧用消费品知识系列比赛”。这次比赛共分五集,历时一年左右。该比赛将知识竞赛、操作示范、产品介绍融为一体,系统地介绍了新型日用消费品的性能与使用方法。第一辑“玻璃器皿知识比赛”,主持人以风趣的对话的形式介绍新产品,其间辅以产品实物展示和使用实况;第二辑“摄影知识比赛”邀请专家做商品的评判员;第三辑“围裙丈夫”比谁的家务做得好,谁最会选购商品、使用商品和保养商品,以此来介绍商品知识;第四辑“女性世界”邀请上海一流美容师就有关美容知识做示范表演;第五辑“美食家”邀请当时走红的电影《美食家》的主角来品尝、并评价各种新型食品。HYPERLINK"http://www.zzxien.com/"三面翻“日用消费品知识系列比赛”首次在中国内地将大规模的广告变成大众游戏,或者说以大众游戏的方式来做广告。这种游戏性的广告将中国传统的硬性叫卖和受众被动接受的方式变为大众参与性的游戏性广告,以更为新鲜的方式巧妙的将广告信息传达给消费者,并能使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广告、认同广告。三面翻于此相比,更为成功的广告则是日本向阳社同上海电视台合作举办的,有着明显日本广告活动方式的“卡西欧杯家庭演唱大奖赛”。与‘旧用消费品知识系列比赛”相比,“卡西欧杯家庭演唱大奖赛”有如下更为鲜明的现代广告表现特征:1.前者的广告针对性不强,主体不突出;后者以“卡西欧杯”这样冠名的形式突出了广告主题,并使之固定化.2.前者活动方式的多样化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注意力集中度的分散;后者取“家庭演唱大奖赛”这一相对单纯的样式,使“家庭”成为竞争的基本单位,突出了刺激点,可以引来很强的注意力。3.以“大奖”的形式增强号召力,刺激人们的参与热情和观赏热情。4.“卡西欧杯家庭演唱大奖赛”尝试将节目信息和广告信息进行了巧妙的融合,收到良好的效果。“卡西欧杯家庭演唱大奖赛”历时4个月,有64个家庭、234人参赛,涉及社会各种职业,其中年龄最小的3岁,最大的72岁.产生的轰动效应远远大于历时I年之久的“日用消费品知识系列比赛”。三面翻比赛期间,卡西欧电子琴在上海知名度骤增,很快就销售一空。1986年,联合利华(unilever)的“力士”香皂随着国际影星娜塔莎·金丝姬“我只用力士”的甜美声音与柔美形象进人中国。随后香港影星胡慧中、关之琳、张敏又分别为三种不同类型的“力士”香皂在中国内地做了广告。1989年,“力士”广告确定人们选择需求,突出产品个性化,以明星树立品牌形象.这与同期中国企业的大多数名人广告相比,显示出的优势不仅仅是名人的名气上,更是名人使用的策略上,即使同在中国曾经轰动一时的“潘虹—故飞广告”,“李默然—三九药业广告”在策略上相比也是远远领先的。首先,“力士”广告以明星代言的方式是出于策略上的考虑。为与竞争对手宝洁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造成区别,“力士”以单纯的明星诉求取代产品的功能诉求,扩充了市场的份额,也加强了消费者的认知;第二,“力士”以消费者的需求或潜在需求为出发点的,充分考虑消费者的需求心理和消费趋向。“力士”满足了女士爱美追求美的需求,三面翻也满足了男士对美的向往;第三.产品性格的塑造方面,明星广告为“力士”塑造出美丽出众、神秘不可及的产品性格,为消费者所向往。1990年,宝洁公司的“海飞丝、飘柔美发亲善大行动(见图4-5)",“海飞丝南北笑星、歌星光耀荧屏”和1991年“玉兰油派发大行动”、“强生婴儿派发大行动”促销广告,也是当时具有代表性的外商广告。代理“海飞丝、飘柔美发亲善大行动”、“海飞丝南北笑星、歌星光耀荧屏”两项促销广告的黑马广告公司在系列报纸广告中选登不同行业的女性照片以及她们对产品使用后的简短评语,并挑选多家档次较高的美发厅.对持广告前来的各阶层女性提供周到而优惠的洗发服务。三面翻“大行动”使产品销售量在广州上升4.5倍,在杭州猛增10倍.由于业绩突出,美国P&G总部给广州宝洁公司颁发了两项大奖:最佳消费者创意奖和最佳客户创意奖。另外,1984年,百事可乐“百事,新一代的选择”广告;大众汽车“上海大众永远和您在一起”广告;1986年奔驰汽车的广告;1987年,波音757客机广告;1990年,M&M巧克力“只溶在口,不溶在手”告;1991年,飞利浦音响“身临其境的感受”广告,与同期的中国广告相比,无论在广告形式上的创新还是作品具体的创意表现上都更胜一筹。本文出自希恩HYPERLINK"http://www.zzxien.com/news/201253012156.htm"三面翻广告公司:HYPERLINK"http://www.zzxien.com/"http://www.zzxien.com/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