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7,北京》教学设计《2017,北京》教学设计(通用12篇)《2017,北京》教学设计篇1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3.了解申奥的艰辛历程,初步体会申奥成功的喜悦,激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课前准备:教师:1.申奥成功后人们欢庆场面的多媒体录象.2.字卡,词卡.3.多媒体(难读的长句,自读要求).4.了解申奥的艰辛历程.5.提前利用时机给学生简介奥运历史,人物故事,申奥历程等相关知识.学生:1.向父母亲友请教,了解奥运的有关信息资料等.2.预习课文,标小节号,圈出生字词.一.激情导入:1.师:请同学们看一幅图。出示中国申奥会徽,提问:你认识这个标志吗?2.师: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将在我们的首都北京举行。(板书课题,红笔),引领学生齐读课题。3.师:读了课题,你有什么发现?(课题里出现的标点符号)师:“!”表达了强烈的感情,怎样的感情呢?听老师介绍一下申奥成功的艰辛历程,你们就知道了:1993年北京第一次向国际奥委会提出申办2000年奥运会,但是由于当时国际关系非常复杂,北京仅以两票之差输给了悉尼,很多人听到这个消息后流下了伤心的泪水。但是这并没有浇灭北京申办奥运的热情,6年之后,也就是1999年北京再一次向国际奥委会提出申请。这一次,北京没有让所有的人失望,北京成功了!200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4.师:同学们,现在你们知道是怎样的心情吗?(高兴,激动,欣喜若狂)让我们带着这份激动的心情再读一下课题“2008,北京!”二.初读课文:1.时光倒流,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2001年7月13日举国欢庆的场面,感受那激动人心的时刻!(播放申奥成功后人们欢庆场面的多媒体录象)师:在画面中,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2.学生交流。师多媒体出示易读错的字词,短句。中国赢啦!中国赢啦!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配以动作。3.想知道课文的作者是怎样把这激动人心的场面记录下来的吗?(学生回答)让我们轻轻的打开书本,一起去感受一下。出示自读要求:a.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多读几遍。b.给自然段标上序号。学生各自借助拼音大声练读。4.师:课文中有几个生字宝宝,大家能和他们打打招呼吗?5.(出示词语)(1)北京申奥中国赢啦(2)喜讯天安门广场沸腾(3)抛鲜花举旗帜锣鼓敲映亮夜空(4)此时此刻汇成一句话(领读,齐读,男女生读,开火车)6.师:把这些词语宝宝放在句子中你能读吗?(1)天安门广场早已人山人海,四面八方的人们还是像潮水一般涌来。(2)人们欢呼着,跳跃着,一次又一次地将满把的鲜花抛向天空。(3)五颜六色的礼花映亮了北京的夜空,也映亮了狂欢的人们。7.师:恭喜同学们闯过了词语关和句子关,下面让我们来闯第三关—课文关。同学们,有信心吗?师: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你是怎么来分段的?(4个自然段,每一小节的开头空两格)8.师:哪4位小朋友愿意大胆的站起来读给大家听。(以个人为单位分段朗读,师及时纠正朗读中出现的错误。重点指导第三小节,读两遍)9.师:同学们读的真棒!下面我们来认识几个生字。(课件出示词语)北京申奥广场句子师:同学们你认识了哪几个生字,能跟我们讲讲你是怎么来记住它的吗?(齐读,开火车读)板书:京—凉申—神讲解“场”“句”。10.师:2008年,北京将举办盛大的奥运会,这是中国第一次承办奥运会,人们的心情一定很—高兴,激动。让我们带着这份高兴,激动的心情去迎接2008北京奥运会的到来,请同学们再次齐读课题—2008,北京!《2017,北京》教学设计篇2之四安徽省芜湖衣红小学陈萌教学目标:1、认识“央、瓦”等13个生字。会写“央、交”等字。2、激发学生热爱首都北京的情感。3、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部分。教学准备CAI课件、课前布置学生生搜集关于北京的资料。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课件出示北京行政图。今天老师就要带同学们到北京去旅游一番。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同学们把课文试着读一遍,并划出生字。2、读准生字的字音,再将生字连成词读一读。(出示词语)3、轮流当小老师带大家读词语,愿意读哪个就读哪个。4、全体齐读词语。三、再读课文,理解新知,指导朗读。(一)再读课文。1、你们的词语读得可真不错,你们能把课文也读好吗?2、请一位小朋友来试一试,老师给他配上音乐。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北京的哪儿最吸引你?你最想去北京的什么地方旅游?3、说说看,他读得怎么样?4、指导:读书要声音响亮,有感情,要读准字音,要注意停顿。(二)理解课文,指导朗读。1、教学第二自然段:(1)点击课件,展示天安门以及天安门广场画面和第二自然段文字。(2)说说你看了什么?(3)教师范读第二自然段。(4)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