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面试方法——结构化面试技巧党的十七大指出: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形成干部选拔任用科学机制。……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差额选举办法。中组部中组发[1999]3号《关于进一步做好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大公开选拔的力度……,通过三五年的努力,新提拔的副厅级以下委任制领导干部中,公开选拔的要占三分之一以上。中共中央办公厅2000年8月印发《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推行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制度,逐步提高公开选拔的领导干部在新提拔同级干部中的比例。《关于进一步做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的通知》考试包括笔试和面试。笔试分为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面试主要测试在笔试中不易测试的拟选拔职位所要求的领导能力和素质。面试:就是通过考官与应考者双方面对面的信息沟通,考察考生是否具备职位要求的能力和个性品质的一种人事测评手段。其作用:1、可以考察笔试难以考察到的内容;2、可以弥补笔试的失误,避免高分低能现象;3、可以综合考察考生的知识、能力、工作经验及其它素质特征。三、面试方法之一——结构化面试(二)模式(四)面试考官选调要求试题内容讲究政治性、思想性;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要求在设计和编制面试试题时,着眼于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取材于现实生活中富有教育意义又与招考职位密切相关,体现思想性、政策性的实事问题、热点问题。主要目的是考量作为国家公务员对党的忠诚度。2、科学性原则3、针对性原则4、灵活性原则考察考生的有关背景。用3-5分钟了解考生学习工作生活的基本情况。其作用主要是让考生放松,自然进入面试情景。参考评分标准:好:介绍自己时简明扼要,突出重点,语言流畅。能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的优缺点。中:基本具备拟任职位所需的知识、素质。介绍的个人背景真实可信,对自己的评价一般。差:拥有的知识能力与拟任的职位相差较大,自我评价不实,夸大优点,不谈缺点。2、知识性题3、行为性题4、情境性题(二)八大要素及评分标准3、计划、组织能力(15分)基本要求:能够根据计划目标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合理、周密的计划,合理调配安排人、财、物等资源,体现逻辑性、效能性。评分标准:优(12分—15分)中(8分—11分)差(0分—7分)4、责任心与进取精神(15分)基本要求:有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等。评分标准:优(12分—15分)中(8分—11分)差(0分—7分)5、人际合作与协调能力(10分)基本要求:能够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人际合作主动;理解组织中的权属关系,具有良好的纪律意识和服从性;善于协调和沟通;处理人际关系时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评分标准:优(8分—10分)中(5分—7分)差(0分—4分)6、反应应变能力(10分)基本要求:在有压力的情况下,思维反映的机敏;心理承受能力和自制力,情绪稳定状况;思考问题的灵活性和有效性。评分标准:优(8分—10分)中(5分—7分)差(0分—4分)7、知识面(10分)基本要求:文化素养深浅,知识面的广度,专业知识的深度。评分标准:优(8分—10分)中(5分—7分)差(0分—4分)8、仪表形象(5分)基本要求:穿着打扮得体,言行举止符合一般的礼节,无多余动作。评分标准:优(4分—5分)中(2分—3分)差(0分—1分)四、结构化面试的技巧(二)面试前的准备形象设计基本原则:1、与面试环境相协调;2、与报考职位相协调;3、与形象气质相协调;注意事项:1、头发2、服装3、化妆2、考生的心理(1)培养坚定信心(2)树立竞争意思(3)具有顽强意志(4)充分展示优势3、克服几种不良心态(1)恐惧心理(2)怯场心理(3)自卑心理(4)侥幸心理(三)面试过程的技巧1、言语的基本原则⑴准确性尽可能地准确选用词语;规范地使用句子;恰到好处使用关联词和修辞手法;对于有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名言、成语、数字、案例等一定要准确表述,拿不准的或模棱两可的最好不要引用。⑵层次性要想使语言表达具有层次性,最好的方法就是使用序词。要根据问题的大小,回答的详略,层次结构,来确定序词的使用。一定要灵活,不能千篇一律,几题全部一样。⑷声音语调总体原则:熟练地使用普通话。①发音准确,吐字清晰;②中气十足,声音响亮;③语速适中,详略得当;④语调自然,抑扬顿挫;⑤情绪饱满,带有感情⑸应急之策①对不会回答的问题的处理;②说错了话后怎样处理。⑹注意事项①不要打断考官的讲话;②注意不要太多的口头禅;③回答问题时要注意考官的反应;④对不清楚的问题一定要搞清以后才回答;⑤如果时间剩的比较多,一般情况下不要补充,除非有的题目根本没有回答。2、回答问题的万能语言⑷关于“学习”的万能语言①向书本学习;②向社会实践学习;③向领导学习;④向同事学习;⑤向老同志学习;⑸关于“团结”的万能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