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教案学习目标:知道七年级下册的内容安排,做到心中有数。了解七年级下册的课程目标。知道课程实施的方法以及评价方法,能够在以后的课程中取得好的效果。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过程:介绍整册书的构成1.课程名称:七年级下册数学2.课程类型:必修课程3.授课教师:张新勇4.授课对象:郑东新区外国语学校七年级学生5.教学材料: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内容6.授课时间:八年级下期7.授课总时数:72课时左右展示课程目标一、课程目标:《标准》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对课程总目标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下就七年级下册各章,将目标定位如下:第一章《整式的运算》整式是代数的基础性概念,代数式的运算(包括整式运算)属于代数的基本功,是解决问题和进行推理的需要,也构成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探索整式运算的运算法则,理解整式运算的算理,推导乘法公式。第二章《平行线与相交线》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即所谓的“三线八角”问题和对平行线的讨论是平面几何中重要的议题,也是基础性的内容,有很大的教育价值。让学生通过探索和简单的推理熟悉相关的性质与判定等几何事实,并确信它们成立,成为这册教材“公理化”的经验背景。在这章的最后设置了“用尺规作线段和角”一节,是理解和运用相关几何知识的极好机会,只要求按步骤作图并保留作图的痕迹,暂时只要求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作法。第三章《三角形》:教材提供许多活动,给学生充分的实践和探索的空间,使他们通过探索和交流发现一些与三角形有关的结论,并应用它解决实际问题,给学生提供积累数学经验的可能,建立推理意识,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推理过程。三角形的性质与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三角形的分类并能进行简单的说理。第四章《变量之间的关系》把变量之间的关系列为单独一章,这是在学习了代数式求值和探索规律等地方渗透了变化的思想基础上引入的,为进一步学习函数概念进行铺垫,因为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变量之间的“关系”。在具体情景中从表格关系式、图像中获取信息找出自变量、因变量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和思考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正确把对变量之间关系进行分析和对变化趋势进行预测。第五章《生活中的轴对称》实际上是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和讨论,并通过轴对称图形来探索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轴对称可以看成反射变换,也是一种几何变换。事实上,平移和旋转可以经过两次反射变换得到,因此它更基本。研究轴对称及轴对称的基本性质。从具体的现实情境中抽象出轴对称的过程。第六章《概率》在七年级上册感受了可能性有大有小的基础上,进一步刻画可能性的大小,因而十分自然地给出了概率的概念,当然概率模型仅仅定位于简单的“古典概型”和可化为“古典概型”的“几何概型”(“停留在黑砖上的概率”)。理解概率的意义,并会计算一些事件发生的概率,能设计出符合要求的简单概率模型。理解概率的意义,并会计算一些事件发生的概率,理解现实世界中不确定现象的特点,树立一定的随机观念。三、师生共同分析课程内容以及每章的重难点二、课程内容: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采用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课程内容进行授课,其课程内容包括:第一章整式的运算1.整式12.整式的加减13.同底数幂的乘法14.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25.同底数幂的除法26.整式的乘法27.平方差公式28.完全平方公式39.整式的除法2回顾与思考2单元测试21、让学生经历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过程,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发展学生的符号感。2、让学生经历探索整式运算法则的过程(有助于学生理解算理)。3、了解整式产生的背景,进行简单的运算。4、了解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及正整数幂的一些运算性质。5、要求学生会推导乘法公式,了解公式的几何背景并进行简单的计算。第二章平行线与相交线1.台球桌面上的角12.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23.平行线的特征14.用尺规作线段和角2回顾与思考1单元测试21、经历观察、操作、想像、推理等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补角、余角、对顶角,知道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对顶角相等,会用三角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会用尺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3、经历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以及平行线特征的过程,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以及平行线的特征。4、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数学方面的兴趣,体验从数学的角度认识现实。第三章三角形1.认识三角形42.图形的全等13.图案设计14.全等三角形15.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36.作三角形17.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