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的方程、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线性规划文库.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2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直线的方程、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线性规划文库.doc

直线的方程、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线性规划文库.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新课标网(http://www.xkbw.com)---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http://www.xkbw.com--欢迎您下载!2011届高三数学精品复习之直线及线性规划1.直线的倾斜角的范围:[0,,x轴及平行于x轴的直线倾斜角是0而不是;y轴及平行于y轴的直线的倾斜角为而不是没有倾斜角(只是斜率不存在);已知斜率(的范围)会求倾斜角(的范围),记住:当倾斜角α是锐角时,斜率k与α同增同减,当α是钝角时,k与α也同增同减。斜率的求法:①依据直线方程②依据倾斜角③依据两点的坐标④方向向量(以=(m,n)(m≠0)为方向向量的直线的斜率为)。关注斜率在求一类分式函数值域时的运用。[举例1]已知两点A(-1,-5),B(3,-2),直线l的倾斜角是直线倾斜角的一半,则直线l的斜率为:.解析:记直线l的倾斜角为,则直线AB的倾斜角为2,其斜率tan2=tan=-3或tan=而由tan2=>0得2是锐角,则∈(0,),AOxy∴tan=。[举例2]函数的值域为。解析:记P(cos,sin),A(-3,1)则y=kPA,P点的轨迹是圆心为原点的单位圆,如右图:当直线PA与圆相切时,其斜率分别为0和,[来源:Z+xx+k.Com]∴y=kPA∈[,0]。注:这里存在一个kPA在0与“之间”还是“之外”的问题,原则是其间是否有斜率不存在的情况,若有则在“之外”,若无则在“之间”。[巩固1]已知直线:则倾斜角的范围是:。[巩固2]实数x,y满足的取值范围为()A.B.C.D.[迁移]点P是曲线上的动点,设点P处切线的倾斜角为,则的取值范围是A、B、C、D、2.“点斜式”是直线方程的最基本形式,是其它各种形式的源头,但它不能表示斜率不存在的直线;解决“直线过定点”的问题多用“点斜式”。“斜截式”最能体现直线的函数性质(一次函数,一次项系数是斜率),“斜截式”中所含的参数最少(2个,而其它各种形式中都是3个),所以用待定系数法求直线方程时多设为“斜截式”,它也不能表示斜率不存在的直线。“截距式”最能反映直线与坐标轴的位置关系;注意:截距是坐标而不是距离;在两坐标轴上截距相等的直线斜率为-1或过原点;“截距式”不能表示斜率为0、斜率不存在以及过原点的直线。“两点式”完全可以由“点斜式”替代,“两点式”不能表示斜率为0和斜率不存在的直线,但它的变形(“积式”):却能表示所有的直线。“一般式”能表示所有的直线,它是直线方程的“终极”形式。[举例]已知直线:kx+y-k+2=0和两点A(3,0),B(0,1),下列命题正确的是[来源:学科网][来源:学_科_网Z_X_X_K](填上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①直线对任意实数k恒过点P(1,-2);②方程kx+y-k+2=0可以表示所有过点P(1,-2)的直线;③当k=±1及k=2时直线在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④若,则直线与直线AB及直线都有公共点;⑤使得直线与线段AB有公共点的k的范围是[-3,1];⑥使得直线与线段AB有公共点的k的范围是,-3]∪[1,。[来源:学&科&网Z&X&X&K]解析:①直线:y+2=-k(x-1)恒过P(1,-2),②方程kx+y-k+2=0不能表示直线x=1,③当k=-1时直线在坐标轴上的截距相反;④若,则点M(x0,y0)在直线AB上(截距式),又点P(1,-2)在直线,而直线过点M,P(两点式),即与直线AB有公共点M,与直线有公共点P;⑤⑥直线与线段AB有公共点,不宜先解方程组再解不等式组(麻烦),数形结合易见,直线应在直线PA到PB之间,而其间有斜率不存在的位置,故命题⑥正确。[来源:学|科|网][巩固]已知圆C:x2+(y-)2=1,则在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且与圆相切的直线有条?[迁移]对任意实数m,直线(m+2)x-(2m-1)y-(3m-4)=0和椭圆恒有公共点,则m的取值范围是。[来源:Zxxk.Com]3.“到角”的范围:(0,),“到角公式”就是两角差的正切公式,多用于解决与角平分线有关的问题;“夹角”的范围:(0,。两直线:A1x+B1y+C1=0,:A2x+B2y+C2=0平行、垂直的条件有“比”和“积”两种形式(重合只有“比式”),如:⊥A1A2+B1B2=0,若、不重合,则∥A1B2=A2B1;判断两直线位置关系时要特别注意斜率不存在及斜率为0的情形。[举例1]直线:x=1到直线:2x+y+1=0的角是:()A.arctan2,B.arctanC.-arctan2D.arctan(-)[来源:学*科*网]解析:记直线到的角为,直线的倾斜角为,作图可见=-,tan=-cot=,故选B。[举例2]①已知P(x0,y0)是直线:f(x,y)=0外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