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1单元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单元活动 分析区域发展差异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doc
上传人:Jo****63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1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1单元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单元活动 分析区域发展差异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doc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1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单元活动分析区域发展差异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分析区域发展差异(建议用时:40分钟)1.下列有关分析区域差异的步骤,正确的是()A.收集区域资料→区域差异分析、比较→资料分析、整理→探索差异成因B.区域差异分析、比较→收集区域资料→资料分析、整理→探索差异成因C.收集区域资料→资料分析、整理→区域差异分析、比较→探索差异成因D.探索差异成因→收集区域资料→资料分析、整理→区域差异分析、比较C[分析区域差异首先要收集资料,然后对资料进行分析与整理,从而获得区域差异的具体体现,最后进一步探索区域差异形成的原因。]2.某中学生通过图书馆和网络得到的客家土楼民居资料:永定位于闽西的龙岩地区,这里分布着历史悠久、风格独特的客家民居建筑群,它们被统称为“永定土楼”。土楼分为圆楼和方楼两种……客家土楼建筑闪耀着客家人的智慧,它具有防震、防火等多种防御功能,通风和采光良好,而且冬暖夏凉。该中学生收集资料和分析区域的方法分别是()A.直接收集法、定性的方法B.直接收集法、定量的方法C.间接收集法、定性的方法D.间接收集法、综合的方法C[通过图书馆和网络得到的客家土楼民居资料是间接收集、定性分析方法;若实地考察是直接收集,而利用数据进行研究是定量分析。]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利用假期研究环境条件对作物始花期的影响,他们通过上网、查阅报纸、杂志等方式获得如下资料。据此完成3~5题。品种名称金大532本地大豆满仓金原产地南京北京佳木斯在原产地的播种时间5月30日4月30日5月17日在原产地的开花时间8月23日7月19日7月5日在北京的播种时间4月30日4月30日4月30日在北京的开花时间9月1日7月19日6月5日在原产地从播种到开花的天数85天80天49天在北京从播种到开花的天数124天80天36天3.低纬度地区的大豆品种移往高纬度地区种植,开花时间和产量与原地区相比分别是()A.提前,减少B.提前,增加C.延迟,减少D.延迟,增加4.影响大豆开花的主要环境因素是()A.地形条件B.土壤条件C.光热条件D.降水条件5.该地理兴趣小组收集资料和探究区域差异的方法分别是()A.直接收集法,定量的方法B.间接收集法,定量的方法C.直接收集法,定性的方法D.间接收集法,定性的方法3.C4.C5.B[第3、4题,分析材料可知,低纬度地区的大豆种在高纬度地区从播种到开花比在原地区所需要的天数多。温度和光照是影响植物开花的主要因素,低纬度地区光热条件优越,产量比高纬度地区高。第5题,由于该地理兴趣小组主要利用上网、查阅报纸、杂志获取资料,对区域内大豆始花期用数字进行量化研究,所以是间接收集法和定量的方法。]下为我国A、B两地2014年部分统计数据表。据此完成6~7题。区域A区B区人口(万人)23503806面积(平方千米)2808656366耕地面积(千公顷)9803060矿产资源贫乏煤炭、铁矿、石油等丰富城市化水平(%)76.635.5GDP(亿元)180165609三次产业结构6∶40∶5428∶45∶27每万人大学生数(人)380786.与A区域相比,B区域的优势是()A.劳动力素质高B.产业结构成熟C.人均耕地面积大D.经济发达7.A、B两区域进行经济合作,由A流向B的是()A.技术B.原料C.劳动力D.燃料6.C7.A[第6题,由表中资料分析可知,A区域每万人大学生人数比B区域多,因此A区域劳动力素质高;A区域产业结构中比重由大到小依次为三、二、一。因此产业结构更优;通过耕地面积除以人口数量可以计算出B地区的人均耕地面积比A地区多;A区域的GDP和城市化水平都高于B,说明A区域的经济更发达。故C选项正确。第7题,由上题分析可知,A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科技水平较高,因此A、B两区域进行经济合作,由A流向B的是科技和资金,故A选项正确。]读下图,回答8~10题。8.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农业耕作制度及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土壤不同B.热量不同C.降水量不同D.地形不同9.甲图中P平原区域开发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要充分发挥()A.气候资源优势B.生物资源优势C.劳动力资源优势D.土地资源优势10.下列能够正确体现乙图所示区域特征的是()①有广泛分布的黑土②雨热同期,大陆性气候稍强③水稻土④水田⑤水稻种植业⑥综合性工业基地⑦重工业基地⑧旱地耕作业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C.⑤⑥⑦⑧D.②⑦⑧8.B9.D10.B[第8题,由甲、乙两地的农作物熟制及两地经纬度位置,可推知造成两地耕作制度及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热量。第9题,由甲图判断出P平原是松嫩平原,从而确定该区域开发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发挥土地资源优势。第10题,根据图示可知,乙地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农业类型多以水稻种植为主,经济发达
立即下载
相关文档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1单元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2节 比较区域发展的异同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6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1单元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1节 认识区域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7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1单元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单元活动 分析区域发展差异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7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3单元 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 单元活动 分析区域联系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6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3单元 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 第2节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亚太地区为例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5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3单元 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 第1节 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与意义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6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4单元 区域协调发展 单元活动 探究区域综合开发与整治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7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分析区域发展差异 单元活动课时检测(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8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单元活动 分析区域发展差异课后习题(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7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单元活动 分析区域发展差异课时检测(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星级:
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