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摘要】在公路建设和市政建设中经常会遇到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由于沥青混凝土施工是一项非常复杂而繁琐的工作。它从材料和拌合场地的选择到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拌制、运输、摊铺和碾压,施工的每一道工序都需要精心组织施工。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作的实践,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与质量的检测谈一些看法,主要阐述某二级公路机械化施工热沥青下封层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结合工程实践,数理统计检验评定沥青路面质量。【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试验检测中图分类号:TU528.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一.前言沥青混凝土路面是目前国内公路建设和市政建设中最常见的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优点是坚实、耐久、平整及防渗,并且具有良好的抗滑性、耐疲劳性和温度稳定性。由于沥青混凝土施工是一项非常复杂而繁琐的工作,它从材料和拌合场地的选择到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拌制、运输、摊铺和碾压,每一个环节都不允许出现失误,如一但出现失误,将会影响到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年限,因而要保证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较高的使用年限,必须从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每一道工序,精心组织施工,严格质量控制,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目的。二.施工准备1.选择有足够面积的、满足“三通一平”条件的沥青混凝土拌合场地,要求拌合场到施工现场的距离尽量短;拌合场内应留有消防通道,配备消防设备。2.进行原材料试验、级配试验和沥青混合料的组成设计。3.组织各种原材料进场:沥青进场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和材料化验单,各种技术指标应满足设计要求。4.施工现场应对下封层进行高程、平整度及沉降稳定性的检查。5.作施工试验段,确定施工所选用的机械配置是否合理,并得出松铺系数、摊铺速度及碾压遍数等主要技术参数。三.原材料的选择和测试1.原材料的选择(一)沥青:二级公路常用B级90标号,进场前应检验针入度、延度、软化点等指标(二)粗集料:有良好的颗粒形状,洁净、干燥、表面粗糙,有棱角破口碎石,粒径规格要符合要求。压碎值不大于30%,磨耗损失不大于35%,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2.45吨/立方米,吸水率不大于3%,与沥青的黏附性不小于3级,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大于20%,软石含量不大于5%。(三)矿粉:应干燥、洁净,不应含有泥土等杂质,无团粒结块,含水量不大于1%,亲水系数不大于1%,塑性指数不大于4%。(四)细集料:天然砂、石屑等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粒径规格符合要求,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2.45吨/立方米,含泥量不大于5%,砂当量不小于50。沥青混凝土中天然砂用量不宜超过集料总量的20%。2.原材料的测试施工前完成原材料的测试工作,主要测试:碎石的压碎值指标;沥青材料的针入度、延度、软化点指标;碎石与沥青的粘结力试验;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油石比设计;砂石料的筛分及含泥量测定。四.沥青混凝土施工工艺沥青混凝土采用马歇尔配合比设计法进行混合料配合比设计。通过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及生产配合比验证三个阶段,确定材料品种及混合料生产配合比。严格控制进场材料质量,并按照规范规定的频度和质量要求检测矿料级配筛分,混合料沥青用量,马歇尔试验的空隙率Ⅰ型3-6%(我们采用)、稳定度≥5KN和流值20~45(0.1mm)饱和度65-75%等指标。试验报告油石比4.8%,理论密度2.524g/m3,毛体积相对密度2.4134g/m3,空隙率4.4%、稳定度7.0KN和流值21.2(0.1mm)饱和度71.5%等指标。1.铺筑试验段:正式施工前,应铺筑100至200米试验段,确定松铺厚度、摊铺速度、碾压工艺和最佳的机械设备组合。2.施工放样:测量人员应事先恢复中桩,用白灰画出摊铺的导向线。3.运输宜采用大吨位自卸汽车,从拌和机向运料车装料时,应多次移动汽车位置,平衡装料,以减少混合料离析,并应用防雨保温苫布覆盖。运送沥青混合料车辆的车厢底板面及侧板内壁洁净,无有机物,并涂刷一薄层油水(柴油:水=1:3)混合液,不得有多余的油水混合液积聚在车厢底部。运料车应在摊铺机前10到30厘米处停住,空挡等候,由摊铺机推动前进开始缓缓卸料,避免撞击摊铺机。4.摊铺:控制按松铺系数1.25设计厚度4cm松铺厚度5cm、进行摊铺,并避免产生拖痕、断层现象。摊铺混合料温度不低于110~130℃,但不得超过165℃。摊铺机必须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地摊铺,摊铺速度宜控制在每分钟2到6米。摊铺机的螺旋布料器应根据摊铺速度调整到一个稳定速度,两侧应保持有不少于送料器2/3高度的混合料,减少摊铺过程中混合料的离析。摊铺过程中,不宜用人工反复修整,当需要人工局部找补时需仔细进行,特别严重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