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师资格证10~11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考试真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21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四川教师资格证10~11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考试真题及答案.doc

四川教师资格证10~11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考试真题及答案.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四川省2010年4月HYPERLINK"http://www.qnr.cn/zy/Teacher/"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A级)真题及答案单项选择题1.普遍认为,当今学习目标之父是【】A.泰勒B.布鲁纳C.布鲁姆D.班杜拉2.一般认为,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著《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的开始,该书出版于【】A.1923年B.1913年C.1903年D.1879年皮亚杰认为,2至7岁的儿童认知发展处于【】A.思维准备阶段B.思维阶段C.感觉运动阶段D.抽象思维阶段4.心理学,特别是学校教育心理学研究最多、最活跃的一个领域是【】A.心理健康B.记忆C.智力D.学习5.贾德提出的迁移理论是【】A.形式训练说B.共同要素说C.概括化理论D.关系理论6.在心理学中,最早明确强调内部心理结构并以此来解释学习过程的心理学流派是【】A.行为主义B.精神分析C.格式塔心理学D.认知心理学7.加涅关于学习的八种阶梯类型中,最低层次的学习是【】A.刺激-反应联结B.信号C.概念学习D.问题解决8.加涅关于学习的八种阶梯类型中,最高层次的学习是【】A.刺激-反应联结B.信号C.概念学习D.问题解决9.最早提出迁移概念的心理学家是【】A.桑代克B.华生C.布鲁纳D.斯金纳10.提出动机性遗忘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弗洛伊德B.罗杰斯C.布鲁纳D.斯金纳11.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可以由低到高分为四种水平,其中最低水平是【】A.解释的理解B.字面理解C.批判性理解D.创造性理解12.智力技能形成的最高阶段是【】A.内部言语B.活动定向C.有声的外部言语D.无声的外部言语13.在技能形成过程中,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叫做【】A.顶峰现象B.倒退现象C.抑制现象D.高原现象14.问题解决的第一个阶段是【】A.分析问题B.提出假设c.发现问题D.检验假设15.与创造性思维关系最密切的是【】A.发散思维B.形象思维c.逻辑思维D.动作思维16.一个人幻想成为另一个人,而这个人通常在他的心理上占有重要地位。这种心理现象叫【】A.认同B.移植C.投射D.回归17.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最低层次的需要是【】A.生存需要B.归属需要C.尊重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18.一般来说,认知风格中场独立性者更感兴趣的学科是【】A.文学B.数学C.历史D.法律19.研究认知风格最著名的心理学家是【】A.西蒙B.威特金C.苛勒D.卡根20.与求异思维关系最为密切的是【】A.形象思维B.聚合思维C.发散思维D.抽象思维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5空,每空1分,共15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的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21.奥苏贝尔认为学习的同化模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22.学生成就动机的三个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23.布卢姆对教育心理学的两大主要贡献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24.遗忘的干扰理论认为,干扰主要有两种表现,即__________和__________。25.心理学家杰罗姆•卡根认为,学生的知觉和思维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和_______两种类型。26.美国学者马杰提出,学习目标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27.理解28.记忆恢复29.智力技能30.下位学习31.创造性思维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2.简述学校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主导作用的体现。33.简述克服遗忘的主要方法。34.简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35.简述智力技能的培养方法。36.简述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分,每小题10分,共20分)37.教学中如何促进学习的迁移?38.如何运用感知规律提高直观教学效果?四川省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心理学(A级)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C2.C3.A4.D5.C6.C7.B8.D9.A10.A11.B12.A13.D14.C15.A16.A17.A18.B19.B20.C二、填空题(本大题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21.【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并列结合学习】22.【认知需要学生自我提高需要学习过程派生的附属需要】23.【教育目标分类掌握学习理论】24.【前摄抑制后摄抑制】25.【冲动型反省型】26.【行为条件标准】三、名词解释(本大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27.理解:是个体逐步认识事物的种种联系、关系,直至认识其本质、规律的一种思维活动。28.记忆恢复: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