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党员.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党员.doc

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党员.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党员要谈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党员,我想首先应该明确一下何为“合格”,或者说“合格”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如果说一个合格的公民是应该遵纪守法,那么“法律”就是衡量一个公民合格与否的准绳。同样道理,对于一个党员,衡量我们合格与否的标准自然就是党章。党章就好比是我们每个党员的“宪法”,里面既有一些始终不可动摇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思想,同时也会根据不同时代的要求,与时俱进地提出一些新理念,新标准和新要求。所以,我想党章应该是我们每个党员时常阅读,时常学习,时刻用它作为衡量和鞭策自己的准绳。既然找到了这么一个准绳,那么在接下来的实际操作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将这个标准进行“个性化”。所谓“个性化”,就是将党章中泛适的理论具体联系到每个人自身的实际情况,使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能够符合,甚至超越一个合格党员的标准。那么,为什么要有这么一个“个性化”的过程呢?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因为党章中的一些描述都是提纲挈领,宽泛而抽象的语言,这一点在总纲里面尤其明显,所以也就需要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与学习中间将这些理论或者标准具体细化到每一件事情上。这个过程对于我们每一个党员是必需的,也是具有挑战的。挑战在哪里呢?挑战就在于我们每位党员同志的成长经历和生活背景都各不相同,没有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个性化标准可以作为模板让你去克隆。这就需要我们每位党员用心去做这件事情,或者说像干一番事业那样去用自己毕生的精力来对待这件事情。那么既然“个性化”过程是如此充满挑战,而又复杂的这么一个过程,那么我们是否又有方法可循呢?我认为在这里有两个前提是必须明确的。其一是对党章以及其中的核心理论必须有一个深入的学习和理解的过程;其二是对自己要有一个清楚的自我认识。只有做到这两个前提才能保证“个性化”的过程不会有所偏倚。如果对于党章的认识和理解过于肤浅,那么就会把标准降低,这样往往会埋下日后犯错误的根节;相反,如果对自我的认识不够清楚,往往会造成自己对标准的不适应,这样会或多或少地降低自己的主观积极性,更有可能会造成一种抵触情绪或者是阳奉阴违。除此之外,每位党员随着年龄的增长,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也会不断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也会要求我们应该不时地对“个性化过程”做出调整和应变。但是万变应该不离这两个前提。既然“个性化过程”是一个如此复杂的过程,它因人、因时而异,所以我在这里仅从自己个人对于党章学习的理解和自己作为一名80后在研究生阶段的科研、学习和生活经历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个性化过程”,来谈一下自己是如何理解一个合格党员的标准的。内容可能不是很系统、很全面,但是的确是我的思考和观点。我暂且总结为四讲:讲知识,讲礼仪,讲正义,讲健康。首先,我认为是要“讲知识”。为什么要先讲知识,因为我们本来就是搞学术的,当然应该让“知为先”。当然首先应该明确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什么?从小的时候,父母也好,老师也罢时常都能在你耳边灌输这么一种理论,那就是“好好读书,书读好了才能有好的生活,好的未来”。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也会发现只要把书读好了,身边有很多好事都会接踵而来,“三好学生”,“优秀毕业生”等等。大家都会以一种羡慕的眼光来看待自己,而自己也仿佛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久而久之,一种我国自从汉朝以来的封建思想就会不自觉或者无意识地在我们的脑海里形成,学习知识的目的就只有一个——“升官发财”。这种观念,在我们现在的社会依然十分盛行,甚至在我们这块原本应该是充满自由和真理的自然科学的净土上,我们也不得不时常屈服于这股破旧而顽固的势力。这里面有体制上的缺陷,比如将学术成就或地位与行政权力或地位挂钩,在这里我就不多涉及了。我更想说的是,作为我们80后的在读科研研究生,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和明确学习和科研的目的呢?我想邓小平老先生的那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应该是最好的诠释了。对这句话的理解我也是在最近,在这个经济危机的一个大背景下突然有了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尤其当我在各大新闻媒体上看到在中国广东省有很多为国外大公司代工的出口型民营企业在国外需求疲弱的影响下,纷纷倒闭破产或歇业停产;看到我们温总理多次南下广东考察时反复强调“创新”二字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原来学习和科研的目的不是为了“升官发财”,而是为了“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够提高我们企业,我们社会,我们国家的竞争力和生活水平。在和平时期,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就可以归结到“创新”二字,如果我们抛弃这种狭隘的国界,放眼全人类的幸福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又无偿不是“创新”二字可以概括的呢?但是,就是简简单单的“创新”二字,要实现它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需要你有百分百的兴趣和百分百的责任感。记得就在前几天健康所里的一个学术沙龙上,著名的北美华人科学家张毅教授就谈到了科研过程中,兴趣的重要性,这个我不想多说,相信大家也已经有过相同的感受,的确科研不仅是